AI门头图涉虚假宣传
外卖平台上使用AI门头图的外卖店(左)与记者探访的真实店铺(右)大相径庭。
最近,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发文投诉点到“新型幽灵店”的外卖。一些精致显眼的AI门头图,营造出餐馆排队的热闹氛围,然而现实中打着“堂食”标签的人气店,实则是与图片大相径庭的小作坊,让不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产生担忧。
8月13日,记者根据一家使用AI门头图并自称“堂食店”的外卖地址,来到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某商场的负一层,看到在约300米的通道内数十家外卖“小作坊”开门营业,不乏平台上月售9000+的人气餐馆,却基本未见堂食。
而在社交平台上,AI门头图设计P图业务的店家声称:“包过平台,小作坊秒变豪华餐厅。”
律师表示,商家用AI生成虚假门头图和菜品图,误导消费者选择的或构成欺诈。
醒目的招牌,精良的装修,坐满了食客的烟火气……在外卖平台上,不少为了营造热闹人气氛围的商家,开始使用AI生成的门头图、菜品图和封面设计。这些被精心设计过的图片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目光,不少店铺月销量高达上千份。那么,它们的真实面貌究竟如何?
8月13日中午,记者根据一家使用AI门头并自称“堂食店”的外卖地址,来到位于成都武侯区某商场的负一层,看到骑手们忙碌地穿梭在约300米的通道内,数十家外卖“小作坊”开门营业,包括了川菜、冒菜、干锅等品类,却未看到一家堂食店,而这些餐馆不乏外卖平台上月售9000+的人气店,还有开在全国各个区域的连锁品牌。
在社交平台上,消费者们将一些没有堂食却使用AI图伪装“有堂食”的店铺打入了“黑榜”。记者以加盟者身份致电“黑榜”中的一家餐饮品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在全国有500家门店,成都最大的加盟商就有10多家店,三四个月就能回本,并且子品牌也很热门。而记者13日探访的正是声称有堂食的子品牌。
记者发现,平台上那些AI味明显的头像无法点开放大,但进一步打开商家相册,就会发现与门头图完全不同的店面图,甚至还有餐馆盗用其他店的堂食图。
据媒体此前报道,无证经营的“幽灵外卖”通过中介的包装,变成“正规连锁店”,堂而皇之地入驻各大外卖平台,他们号称“无营业执照、无餐饮许可也能开店”,承诺“一人可开多家店无上限”。“幽灵外卖”背后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而AI设计门头图只是其中的一环。
记者在众多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看到,设计AI门头图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卖家告诉记者:“AI门头设计200元起,可以让毛坯房秒变豪华餐厅。”一些卖家推荐APP教程,声称可以30秒快速出图,指导外卖商家驯化AI,提升店铺点击量,获得流量密码。“猪脚饭店可以设计为冒着热气的画面,这样能直击食欲,外卖骑手排队等单,有故事感的细节都在‘喊你下单’。”一卖家这样描述,但根本不管店铺实际样貌。
在AI门头图被更多人知晓和讨论后,一名卖家告诉记者,目前几大平台已经无法提交AI效果图了,但是仍然有P图业务。记者看到,许多卖家都打着可以提供“精修”P图”服务的旗号,宣传语写着“门头包过”。
网友们担忧,这些由AI门头图造成的视觉冲击和高销量,会掩盖卫生条件堪忧的后厨真实场景,给点外卖的消费者带来选择上的误判。
对此,多家外卖平台回应称,平台成立了专项小组或治理团队,制定了更严格的商家管理规范,但目前看来,三家外卖平台因为审核制度和效果不同,导致仍有AI门头图的“漏网之鱼”。
“商家以虚假AI图片作为门头图或菜品图,误导消费者认为其是品质堂食店,误判卫生条件等,若消费者因此下单,商家行为或构成消费欺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AI辅助制作的广告内容必须真实,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不得侵犯他人权利,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商标权等。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朱珠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