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剖析非遗赋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
名人大讲堂海报。
“让文物活起来,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观念越来越主流,并带动了很多‘非遗+’新业态、新范式。”当今时代,非遗已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经济资源与发展动力。8月2日上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向勇将做客名人大讲堂,为观众带来《非遗赋能社会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主题讲座,深入剖析非遗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创新路径。
向勇教授是四川宣汉人,主要从事文化艺术产业创新、艺术管理和审美治理、计算艺术与数智文创的理论研究与文化实践,在文化产业领域成就斐然,是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他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出版有《创意管理学》《文化产业导论》等多部专著、译著与编著,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0余篇,承担各类研究课题60余项。其丰富的学术成果与实践经验,将为此次讲座提供坚实的理论与案例支撑。
这是2025名人大讲堂“非遗传承”季第四场讲座,向勇教授将聚焦“非遗赋能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层机制与实践路径,剖析非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引擎的重要作用,阐明非遗活态传承的核心价值,探讨非遗传承的认知误区。同时,他还将结合案例重点解析“非遗+科技”“非遗+文创”“非遗+旅游”等融合式创新路径的驱动机制与实施策略,为非遗发展与社会经济融合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指导。
名人大讲堂自2018年11月首次亮相以来,已成功举办68场讲座,邀请全国多学科专家围绕四川历史名人和巴蜀特色文化开讲,吸引了超一亿人次观看直播。本次讲座将于8月2日10:30在成都阿来书房举行,广大非遗爱好者、文化产业从业者以及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士,均可前往聆听这场知识盛宴。
无法到现场的观众,也可以锁定封面新闻客户端、封面新闻官方微博、封面新闻视频号、川观新闻、四川观察、四川发布等平台的直播间,与向勇教授共同探索非遗赋能社会经济发展的无限可能。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