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4 少年派-
A14少年派
  • ·“你答应过我的”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你答应过我的”

◎安徽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中心小学六4班 黄浩楠

  我读小学三年级那年,特别想去南京夫子庙玩。爸爸蹲下来看着我的眼睛说:“爸爸答应你的事,一定会做到。”他摸了摸我的头,“等放寒假就带你去。”我掰着手指数日子,还有七八天,可感觉像要等一个世纪那么久。
  “能不能早点去呀?”我拉着爸爸的衣角问。“不行!”爸爸斩钉截铁地说,“期末考试前你要专心学习。”
  从那以后,时间好像被施了魔法,走得特别慢。我整天在小区里晃悠,像丢了魂似的。有时候蹲在花坛边看蚂蚁搬家,一看就是大半天;有时候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把故事书翻了一遍又一遍。
  终于等到寒假第一天,天还没亮我就醒了。听着爸爸的呼噜声,我盯着天花板等爸爸醒来。爸爸刚发出伸懒腰的声音,我就迫不及待地冲进他房间问:“爸爸,什么时候去夫子庙啊?”爸爸揉着眼睛慢条斯理地说:“大清早的你急什么?”
  吃完早饭,我又问:“现在可以去了吗?”“9点半吧。”爸爸看着手机回答。我坐立不安,感觉有蚂蚁在衣服里爬来爬去。
  9点整,爸爸的电话突然响了。他接起来,眉头越皱越紧:“现在?可我今天答应孩子……好,我马上到。”挂掉电话,他抓起外套就要出门。我冲过去死死抱住他的腿:“不去夫子庙了吗?”爸爸蹲下来,摸着我的头说:“对不起,爸爸临时有急事,下次一定带你去。”我抱得更紧了:“不行!你说话不算话!”可爸爸还是掰开我的手,匆匆塞给我一盒巧克力:“乖,晚上给你带盐水鸭。”
  “砰”的一声,门关上了。我使劲拍着门,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你答应过我的……你答应过我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小声的抽泣。
  那盒巧克力一直没拆。后来,夫子庙的糖画、花灯,都在我梦里出现过好多回。
  而爸爸的“下次”,直到现在也没有兑现。

  

评语


  这篇习作最打动人的是那份不事雕琢的真实感。作者没有刻意渲染情绪,而是用孩子气的细节自然流露情感——数日子的焦灼、盯天花板的等待、抱紧爸爸腿的执拗,每个动作都带着孩童特有的天真与固执。未拆的巧克力盒成为情感的容器,盛放着对信任的珍视与失望。结尾的留白尤其巧妙,不评判不煽情,却让每个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那些被大人遗忘的“下次”,正是我们第一次触摸到世界不完美的时刻,而作者用稚拙的文字,替所有孩子说出了那句未尽的“你答应过我的”。

(指导教师:安徽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中心小学 乔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