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5 少年派-
A15少年派
  • ·学生“改”电梯,校长发“专利”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学生“改”电梯,校长发“专利”

提出电梯优化方案的三位同学受到学校表彰。

学校征集到的学生提出的电梯优化方案。

成都市郫都区嘉祥外国语学校校园操场一景。

  “电梯好拥挤,乘坐太耗时?”在成都市郫都区嘉祥外国语学校,这个困扰男生宿舍已久的难题,这学期被学生们自己解决了——高二年级三位“数学达人”提交的优化方案,不仅让电梯运行效率提升约20%,提案还被学校“盖章认证”,用三位学生姓氏的首字母组合命名了这个方案——“LST方案”。

学生方案提高电梯运行效率


  据成都市郫都区嘉祥外国语学校副校长田华介绍,男生宿舍有两部电梯,最初每次运载时因每层楼都可以停靠,在上下楼高峰期,电梯拥挤、上下迟缓的现象和电梯空载、少载的现象会同时发生,无法发挥电梯最大功效。正因为这个问题,同学间甚至发生过矛盾。为缓解这个问题,分楼层停靠似乎变成了一个必然选择。于是在开学初,学校即对两部电梯的运行按高楼层和低楼层停靠作了区分,但效果并不明显,该方案也没有获得同学们的认可。
  再三思索后,学校决定让学生来“搞定”这个疑难杂症。于是发出一份“电梯优化征集令”,把楼层人数、运行时间等参数像考试题一样公布出来,没想到这波操作直接点燃了学生的“解题之魂”。
  据了解,本次活动学校共计收到二十多份解决方案。其中,由高二年级李明轩、申隽熙、唐浩轩三位同学设计的方案脱颖而出,他们的方案让电梯运行效率提升约20%。原本一部电梯满载从一楼出发再回到一楼,大约是3分零几秒,优化后两部电梯每个运载周期共省时约1分20秒。经过一段时间试运行,证明这个方案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电梯运行功效并均衡各楼层使用需求。
  对设计出这个方案的几位同学,学校予以了特别表彰:以他们姓氏的首字母组合命名此次电梯修改方案,即“LST方案”。在表彰大会上,田华解读“LST”的寓意说,“这不仅是名字缩写,还是‘Large Space Telescope’(大型空间望远镜)的缩写,期望三位同学以智慧和担当去望见更深邃的未来。”

此类活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不只是电梯,近年来成都市郫都区嘉祥外国语学校的同学们想为校园建设出谋划策的动力拉满:包括但不限于乒乓球馆落地、各种活动上线,甚至还有同学用一篇“学术级”的发型管理建议书征服了田华:“从历史到当下,从国外到国内,从个体到群像,从现象到事理分析,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满纸都是修养、学识,这才是一个读书人该有的样子。”
  至于为什么学校想要通过“众筹”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党总支书记李瑞松解释称,这样的活动能让参与学生切实提升问题解决能力、项目合作能力;也能够让围观的同学去思考“面对公共问题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当然,这样的活动首先是增加了学生在校园里的主人公意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马晓玉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