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南充营山争当融渝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 ·成都现科幻感草莓农场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凭“绵延、坚韧、峻秀”之力

南充营山争当融渝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南充市营山县城市美景。文剑摄

  营山,一个位于南充,北接巴中,东邻达州,南望广安的县城。历史上,这里曾因“盛产”进士而闻名。当下,又孕育百余种“营山造”嵌入成渝万亿级产业集群。
  7月16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南充营山专场。
  营山是什么“山”?在川渝经济圈的版图上,怎么当好融渝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中共营山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孔北川,用山的“绵延、坚韧、峻秀”三个独有气质,向大家介绍川东北大美小城营山,讲述奋进的“营山故事”。

“延绵的动力”
催生营山发展“开明开放”的变迁故事

  “营山,以山得名、依山筑城。”孔北川介绍,营山县域地貌呈平坝、浅丘、山区各占三分之一分布,因“城如营地、山如营垒”而得名。辖区内有南充海拔最高的陈大寨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蜀北名山”太蓬山,有万山来朝的川东北最美丘陵群。
  山,既塑造了营山的地貌特征,也塑造了营山的性格特征。
  “山的延绵赋予我们向外开拓的不懈动力,这种动力催生了营山发展‘开明开放’的变迁故事。”孔北川介绍,营山地处嘉陵江和渠江流域分水岭,北与巴中接壤,东与达州毗邻,南与广安相望,县域面积1635平方公里,辖29个乡镇(街道),总人口87万。
  历史上的营山因“盛产”进士而闻名,宋、明、清三代考取进士57名,素有“科第仕宦、甲于蜀都”之美誉。
  “当下的营山是国省战略机遇交汇之地。”孔北川介绍,营山是南充融渝发展的“东大门”、南充达州组团培育的“桥头堡”,达成铁路横贯东西、成达万高铁过境设站、四条高速呈井字分布,可实现高铁1小时通达成都、高速2小时通达重庆。
  当下的营山,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和南充达州组团培育省级战略的牵引下,营山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7年高于国、省、市平均水平,连续4年位居南充市第1位,是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县。

“坚韧的力量”
镌刻营山工业“突破突围”的奋进故事

  “山的坚韧赋予我们向上攀登的奋斗力量,这种力量镌刻了营山工业‘突破突围’的奋进故事。”孔北川回忆,十年前,营山工业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我们历十年之功,在全省首创县长直管工业机制,推动工业发展从无到有、突破突围。”
  产业基础实现量变。近5年,按照每年新拓展园区1平方公里以上、每年新签约制造业项目30个以上、每年新升规工业企业15户以上的速度迅速崛起,四川营山经济开发区建成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超230家,规上工业企业137家,实现了从“一马平川”到“厂房林立”的时代变迁。
  产业能级实现质变。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3户,机械汽配产业跻身“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电摩生产基地,每年将有200余万台新能源专用车和摩托车从营山走向全国,并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产业协同实现转变。营山产业定位是当好成渝产业发展的“三配”,县内40余家企业为赛力斯、吉利、长安等头部车企提供优质配套,百余种“营山造”嵌入成渝万亿级产业集群,四川营山经济开发区成功获评“成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峻秀的生机”
述说营山人民“可感可及”的幸福故事

  “山的峻秀赋予我们向美而生的蓬勃生机,这种生机述说着营山人民‘可感可及’的幸福故事。”孔北川介绍,营山是四川“小县优城”的代表。
  营山是宜居之城。25平方公里的建城区一马平川,16公里的一环路成为全省首个县级城市一环路,三横五纵的城市架构由西向东次第展开,“十公园三广场”可以实现每位市民步行五分钟通达一个公园。
  营山也是烟火之城。有“三大商圈”,圣桦时代广场、新时代广场、复兴桥商圈烟火升腾;旺盛的消费活力,支撑起营山服务业快速增长。
  营山还是运动之城。去年,从营山县BMX运动中心走出了首个自由式小轮车赛事奥运冠军,小轮车全国赛事永久落户营山。
  营山更是美食之城。最著名的小吃是营山凉面;独有的地理标志产品“营山黑山羊”,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
  “今天的营山,既是川东北振兴发展的片段,更是巴蜀大地万千气象的生动缩影。”发布推荐最后,孔北川代表营山人民发出邀请:诚邀大家,来营山赏太蓬山的云卷云舒,品红油凉面的香辣劲爽,看人间烟火的营山气象。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