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小镇月坝村
月坝村火烧馍。
6月25日,2025年“万千气象看四川”第二季度主题采访活动记者团走进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
六月的月坝罗家老街,十二口柴火灶吞吐着麦香。62岁的白伸花将圆饼埋入草木灰,钢针扎孔的滋滋声里,金黄的火烧馍正完成从山间干粮到百万产业的蜕变。这个曾因贫穷被调侃“好女不嫁”的川北村落,如今靠一块馍实现年产值500万元,带动3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10万元以上,演绎出传统手艺激活乡村经济的鲜活样本。
月坝村位于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西北部,距广元主城区55公里。在月坝农耕记忆里,火烧馍诞生于先民“蒸馍易坏、火烤存鲜”的生存智慧。直径30厘米的圆饼经揉面、发酵、烘烤、埋灰四道工序制成,曾是山民外出的“能量补给”。
59岁的袁成连记得,童年书包里的火烧馍咬下去“咔嚓”作响,麦香能在嘴里留半天——这份带着草木灰印记的味觉记忆,如今被解码为可复制的产业标准。
为了打破旅游淡季壁垒,让“月坝火烧馍”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村民们主动参与成立了公司,由当地有名的“老把式”贺长清把关制作工艺、创业青年负责销售和配送,从口味研发、包装设计等各方面进行提档升级。
不仅如此,月坝村还成立了月坝火烧馍协会,实行了“六统一”管理制度,将管理、食材、配方、价格、销售、服装都进行了统一,火烧馍各种口味的价格也都透明公示出来,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同时,开发出椒盐核桃、酸菜等多种口味的火烧馍,真空包装印上月坝山水图案。火烧馍从农家干粮升级成为了旅游伴手礼。2024年,月坝村火烧馍年产值突破500万元,占村集体经济收入近七成。
袁成连曾在家带孙子,如今在老街经营摊位,淡季月营业额4000元,旺季超6000元。像她这样的村民有30多位,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近年来,月坝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当地利用1.68万亩高山湿地和古村落资源,打造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近月湖、罗家老街等景点;以火烧馍为代表,推出“一品九碗”等特色餐饮和民宿群。2024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720万元。
“下一步要提升火烧馍口感,推进农文旅融合。”月坝村党总支书记吴光成介绍,计划推出游客体验打馍项目,让游客参与制作。同时还将以火烧馍为纽带,带动其他农特产品走出广元。
曾经的“穷山村”,如今靠一块火烧馍“烤”出红火图景。暮色中,月坝农旅融合的故事正越烤越香。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谷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