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要闻-
A5要闻
  • ·凉山出台多条措施 严查“伪公益”
  • ·拒绝“表演式”支教需要多方携手治理
  • ·大凉山不是作秀镀金的背景板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拒绝“表演式”支教需要多方携手治理

  近年来,国内研学市场一直持续火热。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研学游经济市场运行监测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达909亿元,预计到2026年规模将达2422亿元。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心理健康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杨雪梅认为,当前,学校、家长、研学机构、公益组织等各方不断探索,关注孩子们如何合理高效度过假期,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本身是一个不错的现象。她建议,“开展研学项目,需要合理设置活动内容,设计恰当的活动形式,探寻一种真正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模式。”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建议,对于所谓“表演式”支教,需要多方携手治理。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明令禁止虚假宣传、虚假公益。同时,“支教研学”目的地的教育部门、学校也要鉴别,应拒绝安排学生去参加这类研学机构组织的所谓“公益课堂”“免费夏令营”等活动,避免孩子被这种形式化、商业化的“支教”伤害与侵蚀,教育部门、学校要坚决拒绝带有表演性质、把学生当“支教道具”的活动。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冷宇 徐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