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泸山的月亮,总感觉比其他地方要明亮一些。也许是因为这里空气比较干净,透明度好,折射率低,月光可以毫无遮拦地到达地面。
趁兴披着一路月晖,我和友人沿着林中小道逶迤而上,浮躁的心也渐渐平静。转弯抹角间,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清亮的月光穿过纵横交错的枯枝,漏下了一地闪闪炼炼的碎玉。林下突兀的山石,被夜色镀上黑黝黝的阴影,教人联想到鲁迅笔下“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比喻,幸得有人作伴,倒是不曾“步步惊心”。
一路言语,聊些白天的见闻,泸山虽不比江西庐山之雄峙,但其奇峰秀林也自有一番神韵,尤其松柏参天,十大巴蜀树王之一的“九龙汉柏”就坐落其间。古人曾用“松风水月”来描绘泸山邛海的风光,即泸山的松、安宁河的风、邛海的水、西昌的月。如今我等拜山听松邀风月,不失为一桩雅事。
山风清冽,松涛低吟。曲行林涧,呼吸山谷灵气,古木在月光下轻轻地摇曳着,泸山张开双臂拥抱着每一个心中有景的人。当地的朋友,讲起关于西昌地标“月亮的女儿”青铜雕塑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彝家姑娘,能在羊毛披毡上织出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月宫仙女知道了,便派人来寻访,让她到月宫去织毛毡。使者找遍了山林、草坡和村庄,终于寻见了这位彝家姑娘,带着她踩着七色云霞搭成的虹桥来到了月宫,朝朝暮暮教月宫仙子织披毡、弹月琴。
低头爬山,抬头望月。清冷的月儿,总是与万千红尘隔开一段遥遥的距离,轻倚高天的一片幽蓝。恍惚间,月宫中那位彝家姑娘仿佛与你默然对望,引你遐想。
月下千般秀色,头顶一种淡泊。登上一处高台,邛海景观尽收眼底,月光的倒影波光粼粼,城市的璀璨和环湖阑珊的灯光相呼应,衬托出更美的月色。身旁的友人,适时吟诵起明代诗人杨升庵登泸山留下的著名诗篇:“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头落人间。”
深吸一口气,闭上眼,心神中,泸山月如雪一样在那千山万壑中缤纷。睁开眼,夜空清碧,漫天星河。此时此刻,沐浴在泸山的月光下,我愿化身成这泸山上一株老松,任山风呼啸,听松涛滚滚,品山深如海,沐月色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