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颈鹤飞回若尔盖的“家”
在若尔盖湿地翩然飞翔的黑颈鹤。杨维摄
3月底,在若尔盖湿地花湖区域拍摄到的黑颈鹤。纳么玖摄
若尔盖湿地的黑颈鹤。杨维摄
黑颈鹤有黑色的颈羽、灰白色的体羽以及黑色的尾羽。 杨维摄
我是黑颈鹤“小黑”。最近,我们黑颈鹤家族陆续开启了北归之旅。3月13日,作为第一批飞回四川若尔盖花湖湿地的黑颈鹤,我和其他3位小伙伴如约抵达花湖,准备在这里度过我们的恋爱繁殖季。
最近这段时间不少地方都能见到我们迁徙的身影。比如3月下旬,39只黑颈鹤小伙伴选择了在成都崇州市文井江镇大坪村过境。据我所知,这可是到目前为止成都地区有影像资料的最大规模黑颈鹤迁徙记录。
我们黑颈鹤有哪些特点?在哪里可以看到我们的身影呢?今天,和我一起“飞进”黑颈鹤的世界吧!
我们有一个外号叫做“高原仙鹤”,因为我们是世界上唯一在高原繁殖和生活的鹤类,喜欢住在海拔2500米至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泽地带,尤其喜欢高原淡水湿地。在中国,我们主要居住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目前,我国的黑颈鹤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域家族。我是“东部家族”中的一员。我们在四川北部、甘肃东部繁殖生长,栖息到每年11月前后,就会飞往云南东北部昭通大山包、会泽大桥等地和贵州威宁草海越冬,次年3月再飞回。
而“西部家族”在新疆东南部、青海西部、西藏中西部繁殖,在西藏中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拉萨河谷地带越冬;“中部家族”则是繁殖于青海南部,越冬于云南西北部香格里拉纳帕海、碧塔海等地。
可能有小朋友会好奇,为什么我们总是生活在那么冷的高原上呢?我们之所以能在高寒地区生活,是因为有特殊的御寒方法。我们全身覆盖着羽毛,只有喙(huì,鸟的嘴巴)和腿裸露在外。为了适应低温,我们会像人在寒冷时把手插到口袋里一样,把腿收到腹部的羽毛中,以便更好地保暖。
最近这些年,经过多年各方面携手保护,我们成为中国9种鹤类中唯一种群增长的。据我所知,目前全世界共有我们的伙伴1.7万只左右。其中,绝大多数都生活在我国境内。
悄悄告诉你,我有一个外号叫“鸟中大熊猫”。首先是因为我们数量稀少,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鹤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珍稀程度堪比大熊猫。
其次就要说到我们的外形啦,我们的羽毛主要是黑白搭配。头颈部是黑色的,胸腹部则为灰白色,翅膀的羽毛既有黑色又有白色,而飞羽和尾羽则为黑色。
我们最好看的部位就是黑色的颈羽了。你仔细看一看,是不是很像一条黑丝绒的围脖呢,黑色的翅膀和尾羽衬托着灰白色的体羽,使我们看上去犹如穿了一件淡雅的礼服,显得格外婀娜多姿。
或许有很多小朋友会把黑颈鹤和丹顶鹤混淆,因为我们非常相似。尽管都是头顶“红冠”,但最好区别的特征就是丹顶鹤头后为白色,黑颈鹤是黑色;丹顶鹤的体羽为白色,黑颈鹤则是灰白色。
最后,再来说说我们的日常。我们每年的生活十分有规律,春天去往繁殖地,秋天则飞往越冬地。
每年的5月至7月,都是我们的“恋爱繁殖季”。这期间,单身的成年雄性会在雌性面前翩翩起舞,引颈高歌,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等到配对“成功牵手”后,便双双起舞,一齐高歌。
这之后,就会开始繁殖。我们会在高原湖泊岸边的沼泽地建造巢穴,雌鹤通常产两枚卵,父母轮流孵化,但孵化工作多数由母亲完成,父亲更多是负责保卫鸟巢家园。
一个月左右,雏鸟就出世了。到了秋天,父母会带着刚长大的小家伙,与其他家庭组成大群体,排成“一”字形或“V”字形的整齐队伍,飞到海拔相对较低、气候相对温和的地方越冬。
值得一提的是,黑颈鹤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特点就是固守“一夫一妻制”,雌雄黑颈鹤一旦结合,就会终身厮守,朝夕相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