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写福字、贴春联、吃年夜饭……
张文(后排右一)和家人在一起。
张文尝试手写对联。
尼日利亚人张文生于四川,长于四川,今年是他在四川生活的第17年,也是他在四川度过的第17个春节。
写福字、贴春联、吃年夜饭、走人户……在这个尼日利亚家庭,中国的传统过年习俗一样不落。
今年是张文在四川过的最特别的一个春节。
春节前夕,张文的妈妈从网上淘来不少春节装饰品。
在四川生活了近20年,这个尼日利亚家庭对中国过年习俗已有不少了解。
2004年,尼日利亚人Michael来到中国,定居成都市蒲江县,并给自己取名为张龙。第二年,他的妻子也来到蒲江,夫妻团聚,后来又在成都生下张文、张明这对龙凤胎,并把在非洲出生的大儿子张德也接了过来。近20年里,这个尼日利亚家庭逐渐融入当地,三个非洲娃更是说着一口流利的蒲江话。除了肤色,一家人和当地人已没什么区别。
张文说,在尼日利亚,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元旦,一家人每年都会用心过元旦。来到中国后,他们家最重要的节日里多了个春节。
“很多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很有意思。”张文说,他喜欢热闹的氛围,所以每年都很期待过年,妈妈也会买对联、福字等贴在家里。
今年春节,张文还尝试拿起毛笔,手写对联,“虽说字写得一般,但这个过程很有意思。”
“我们要从懂一点点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变成‘中国通’。”2018年,张文拜师成都蒲江的茶文化志愿者杜德骑,学起了最具成都特色的长嘴壶功夫茶艺。这对年龄相差12岁的中非师徒,也在日复一日的相处和陪伴中,变成了彼此最亲密的家人。
这两年,每逢春节,杜德骑都会邀请张文一家一起吃团圆饭。“师父就是我在四川的亲人,我们也会和他一起,体验中国的过年习俗。”张文说,这个春节,他和师父一起拍新年照、吃团年饭、贴春联……
春节期间,杜德骑还带着张文串亲戚,“他的亲戚都认识我,也知道我们亲如一家,还会给我压岁钱。”张文说。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除了春节习俗,张文对四川非遗文化也颇有了解。他最喜欢的是川剧变脸吐火和蒲江本土的“幺妹灯”,他说,未来还会继续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通”。
在网络上,杜德骑和张文小有名气,这对逗趣的师徒在更新日常生活视频的同时,也在推广四川茶文化。视频中,中非文化差异和笑料百出的日常对话令人捧腹不已,也让师徒二人在全网收获了200万网友的关注。
现实生活里,张文和妹妹张明是蒲江寿安中学的学生,哥哥张德考入了成都体育学院。张文和张明也计划在成都上大学。未来,一家人将在四川继续过着麻辣鲜香的市井生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柴枫桔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