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省人大代表、温江区委书记马烈红:
◀温江花工展示盆景园艺。温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1月22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成都市温江区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者。省人大代表、成都市温江区委书记马烈红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温江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部署要求,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统揽,以‘三联三共’思路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努力为全省全市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探索经验、贡献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如何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城乡要素联通?马烈红给出了“人”“地”“钱”三个关键字。他进一步阐述说:只有聚焦到“人”上,才能畅通城乡人口双向流通渠道。接下来,温江区要持续深化“新村民”制度试点,加快建设乡村振兴人才学院,培育壮大“温江农匠”“温江花工”人才队伍。
聚焦“地”这个关键要素,要坚决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稳慎推进农村土地资源盘活利用,着力提升土地综合利用质效。
聚焦“钱”这个支撑,加大财政支农惠农力度,整合用好各领域涉农资金,探索组建城乡融合发展基金,发挥成都农交所温江分所、“农贷通”金融服务平台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聚焦特色产业和高质量发展,马烈红说:“我们要做优做强温江酱油、温江大蒜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力发展预制菜、调味品、功能食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中国西部绿色食品高地。”
马烈红表示,今年还将精心筹办成都世园会温江分会场活动,持续提升“川派盆景”“温江编艺”品牌影响力,筑强花木(农产品)进出口园区集散贸易功能,推动温江花木拓展国际市场。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公园、城市、乡村如何和谐共生发展?
马烈红指出,要坚持规划先行、促进城乡功能联融,就要依托温江的公园城市生态本底,优化完善“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力推动万春镇建设县域副中心,升级打造高山和林都市农业科创片区,增强中心镇服务乡村、带动周边的辐射功能。
“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十村先行、百院示范、千户提升’工程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十大行动’,按照‘一村一品’推动69个涉农村(社区)争创市级示范村、省级精品村和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努力做优公园城市乡村表达。”
温江区万春镇的幸福村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这里一步一景,在不同的季节,都能找到美不胜收的景色。万春镇幸福村两委委员文龙表示,曾经的村子环境差、交通也落后,“但现在大不一样了,孩子们愿意回乡创业,在家门口就能发展副业。愿意入股建设家乡的,还能拿到分红。”
马烈红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让百姓体会到家门口的幸福,就要均衡普惠推进城乡服务共享。加快构建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塑造24小时留灯书屋、共享运动场等文体服务品牌,精心举办社区文化节、乡村音乐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办好CBA联赛、亚洲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车迷健身节等重大赛事演艺活动,不断优化城乡文化服务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