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响亮金句 增强网络法治观念
8月1日,由省委网信办、司法厅主办,封面新闻承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的“网络普法金句征集活动”正式上线。一个多月来,投稿的网友聚焦宪法、民法典、互联网法律法规等重点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普及互联网法律知识,增强网络法治观念,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网络普法金句征集将于9月14日截止,9月12日,在征集最后的冲刺阶段,投稿者依然踊跃参与。
本次活动的投稿者来自各行各业,包括教师、法律工作者、银行工作人员、大学生等。来稿金句中,有的寓意深刻、构思巧妙,有的精辟凝练、网感十足,不少投稿作品还将巴蜀文化与活动主题相结合,具有地域特色,见地不凡。
“我是一名家庭教育指导老师,在平时的未保工作中,我会接触到很多未成年人在使用网络中发生的故事,也在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健康地使用网络。”投稿者邱瑜告诉记者,她作为线上的指导教师接触了很多孩子,他们有的由于父母有矛盾而对网络产生依赖,有的因为遭受校园霸凌而被强迫在网络上赠送礼物……一件件真实的案例,让她明白网络普法的重要性。
邱瑜说,在全国,像她这样的线上家庭教育指导老师还有很多,最能明白网络普法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不少老师看到金句征集活动后都积极参与。
“法律界限要记牢,网上冲浪莫乱搞。网络世界很透明,谨慎切勿开黄腔。”邱瑜告诉记者,她上传的这条金句旨在提醒网友要意识到网络行为同样受到法律的约束,要管控好自己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禁止网络传谣、网络暴力。同时,利用四川方言结合顺口溜更朗朗上口,有利于普法内容传播。
“法治网络常宣传,清朗天府净空间。”投稿者尉先生留下这样一段金句。他说,作为依法治国的一部分,互联网管理方面法律法规不能缺席和滞后,应当大力鼓励倡导好人好事,弘扬社会正气,坚决反对和严惩低俗淫秽、暴力血腥等各类黄赌毒、假恶丑的现象和行为,打造维护文明和谐良好清朗的网络环境。
“网络普法金句征集活动”征集阶段将于9月14日截止,9月15日将开启线上投票环节,待网络投票结束后,将由专家评审团进行专业评审,最终综合决出“网络普法十佳金句”。
创造响亮金句,增强网络法治观念,提升普法守法质效,共建清朗网络空间,还能赢取千元奖金!网络普法金句征集活动,最后两天,等你一句“千金”。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赵紫萱
即日起至9月14日,在封面新闻APP进行内容征集。
你可以下载并安装封面新闻APP,点击“互动”进入封面活动界面,选择“e法治网清朗天府——网络普法金句征集活动”页面即可参与(封面新闻9.0版本及以上)。
你可以在活动页按提示要求,上传金句内容、创意阐释以及金句发布人信息后提交,活动主办方将在审核后发布。
网络普法金句要求坚持原创、不得抄袭,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便于传播、启发性强。
再悄悄告诉你,提交具有四川特色的金句或许更具胜算哦!别忘了在报名通道留下你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后续领取奖励。
征集结束后,主办方将于9月15日开启线上投票,持续至9月25日投票结束。9月26日至9月30日,由专家进行评审。用户投票数量和专家评审打分各占50%,最终决出“网络普法十佳金句”。获奖作品将分别获得现金奖励10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
在上传金句作品前,请检查确认,一旦完成上传提交,金句作品不可修改和撤回;参与作品内容须积极健康向上,无色情、暴力、血腥等不良内容,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参赛作品严禁剽窃、抄袭。参赛作品必须由参赛者本人原创,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