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要闻-
A3要闻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 ·各地举行活动纪念抗战胜利78周年
  • ·老八路赵庆中讲述抗战往昔
  • ·希望年轻一辈不忘历史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从送鸡毛信到参加战斗

老八路赵庆中讲述抗战往昔

赵庆中

  “隆隆大炮响,残暴的日本兵来到了我村庄,你看那烟火腾空我们是多心慌……”今年98岁的赵庆中老人即使须发皆白、步履蹒跚,但歌声依旧嘹亮。
  赵庆中曾是一名八路军战士,在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赵老向记者讲述了他从儿童团送鸡毛信到参加八路军作战的难忘经历。
  回忆往昔参加儿童团为八路军送“鸡毛信”
  1925年,赵庆中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在家中排行老四,他有三个姐姐、两个弟弟。1938年,地下党在他们村里活动,他加入了儿童团,任务是站岗、放哨、搞宣传,有时还会给前线送信。
  “那会儿没有手机、电话,共产党的联系都是(依靠)送信。”作为儿童团的一员,赵庆中已经记不清曾经送过多少次信了。他回忆,信两边贴上鸡毛,还会把鸡毛用火燎一下,就代表这是急信。
  1938年8月,赵庆中参加了八路军,先在晋察冀边区里的卫生队当看护员,后来随着部队辗转山西、甘肃等地,也曾参与过开荒、进入抗大七分校学习……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来到成都,几经波折,最终在成都安了家。
  “他经常给我们讲他之前的故事。以前那个年代很苦,但
  人很单纯。”女儿赵丽群说,父亲的故事很长,感觉可以
  拍成一部电影。在她眼里,父亲虽说已经上了年纪,但
  心底仍旧赤诚,革命精神影响着他的一生。
  参加战斗七八十人仅几杆枪最终仅活20余人
  “将近100人,就活了20多个。”1941年的那天,让赵庆中一生难忘。
  那年他同部队到了山西的吕梁军区。元旦后的第二天,听说离他们驻地约30里有一处县城遭了扫荡,敌人退了,“我们就进城去了。差不多七八十个人,准备到城里边动员老百姓掩埋死人、救火……”
  他回忆,救援进行到第二天早上,山坡上突然有人边跑边喊“敌人来了”。一看,敌人在坡上安装机枪。因为并不负责作战,赵庆中所在的队伍战力较弱,装备较差,“七八十个人只有七八条枪,有的打不响,有的只有两三发子弹。”沉默良久,赵庆中说,这一次他们队伍只生还了20余人。
  如今,抗战胜利已经过去78年,山河无恙,英雄暮年。时光改变了他们的容颜,但不变的是他们的勇气与赤诚。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