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6 四川-
A6四川
  • ·仁寿93岁老人为抗金名臣守墓80年
  • ·乐购金秋 蜀里安逸
  • ·知冷暖
  • ·同呼吸
  • ·中国体育彩票8月30日开奖结果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仁寿93岁老人为抗金名臣守墓80年

儿子6年前回乡接力守墓至今

93岁的宋克成(右)与53岁的儿子宋建彬清扫虞允文丞相墓园。

宋建彬为父亲宋克成系钮扣。

  8月24日清晨,蒙蒙细雨为初秋的四川仁寿增添了一丝凉意,在虞丞乡的丞相墓,93岁高龄的宋克成和他53岁的儿子宋建彬一起,用扫帚轻轻扫去地面的落叶,让这一方小小天地保持着洁净。
  两个人一起清扫一圈,需要花费两个小时,宋建彬担心父亲劳累,又拗不过他的坚持,便尽量扫快一点、多扫一点。
  8月30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仁寿县文管所证实,宋克成从13岁守墓至今,已整整80年。其儿子宋建彬从2017年回乡守墓至今,头发也已花白。

青山埋骨 无言陪伴英雄

  “虞允文幼时聪慧,七岁能提笔作文,后来因父亲为官的缘故,进入仕途……”在丞相墓内,只要有人前来参观,宋克成便会主动向其讲解南宋丞相、抗金名臣虞允文的生平事迹。
  虞允文(1110年-1174年),字彬甫,四川仁寿人。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在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发生了宋、金水陆大战。金国皇帝完颜亮经过长期谋划,遣兵六十万,兵分四路南下,意图一举灭亡南宋。就在南宋危在旦夕之际,虞允文以文官之职,毅然挺身而出,指挥不到两万人的宋军与金兵决战,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于采石江面大败完颜亮。
  据史料记载,公元1174年,虞允文去世后,宋高宗下旨将他厚葬于仁寿县玉屏山。2006年,仁寿县对其墓地进行了维修,原长方形的坟墓被条石砌成了如今的圆形外观。
  青山处处埋忠骨。从公元1178年开始,宋氏家族恪守承诺,守护丞相墓,至今已经800余年,“宋氏不绝,守墓不止”的初心在岁月更替中不曾忘怀。
  宋克成家的房子在丞相墓旁边。安静的傍晚,清风徐徐,宋克成总是习惯坐在家门口的院子里,朝着丞相墓的方向,静静看松柏森森,听呼呼风声。

勇斗盗贼 不惧漫漫长夜

  擦拭墓碑、清扫墓园、举行祭祀仪式……守墓人的职责单调又枯燥,但在宋氏家族看来,在苍翠青松间,能世世代代与英魂相伴是无上的荣耀。
  宋克成6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独自承担起守墓的职责,并含辛茹苦抚养几个子女成人。
  有一天,两个哥哥决定外出闯荡,他也打算跟着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此时,神色凝重的母亲把宋克成夫妇叫到一边说,“宋家守了几百年的丞相墓,宋氏不绝、守墓不止,这是宋家的祖训。以后就全靠你们了,你们要把墓看好。”
  就这样,宋克成放弃了外出的想法,成为了第十三代守墓人。
  风风雨雨数十载守墓人生,个中艰辛,一言难尽。
  1999年4月,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群盗墓贼悄悄来到丞相墓,准备盗墓。宋克成在半梦半醒间听到犬吠声,翻身叫醒熟睡中的儿子宋建彬,父子俩迅速拿上手电筒,扛起火铳,带上刀,冲出院门,直奔墓地。
  宋克成远远地大吼一声,并朝天扣动火铳扳机,盗墓贼纷纷逃窜,其中一名盗墓贼在慌乱中被身姿矫健的宋建彬追上抓住。
  乡政府值班人员接到宋克成妻子李正南的报案后,迅速出动,在乡政府外面的公路上,抓到其余4名正在逃窜的盗墓贼。
  “事后搜查才知道,这伙盗墓贼共带有三把刀、三把匕首、一整套现代化盗墓工具。如果不是贼人心虚,我们两爷子是打不过的。”宋克成说,但当时情况危急,完全来不及考虑自身安危。

代代相传 交接守墓人生

  在平凡而漫长的人生里,宋克成将“信守承诺”四个字刻进了骨子里。虞氏后人为了感谢宋克成的付出,曾经远道而来,送给他一面写有“护陵千百载仅为一诺,感恩万万重永志铭心”的锦旗。
  时隔多年,象征荣誉的锦旗却还未褪色。而宋建彬也在2017年捧过“接力棒”,正式成为第14代守墓人。
  于岁月长河中,不断交接着守墓人生的宋家人,在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下,默默浸润着虞允文爱国为民的崇高思想,家族和睦、子孝媳贤,优良家风代代相传。
  宋克成的妻子李正南一直协助丈夫守墓,危险来临时一起面对,与丈夫相濡以沫地度过了70多年时光,于2022年去世。
  “现在我经常给儿子讲守墓的重要性,要让他以后来接我的班。”宋建彬虽然还年轻,但已经开始“谋划”下一代的传承了。“牢记祖训、信守诺言”的家规历经风雨继续传承。
  潘建勇郭侨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庆王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