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要闻-
A7要闻
  • ·我在援外时收了个“洋徒弟”她即将来四川学医
  • ·大爱无疆 以仁心赢得人心
  • ·知冷暖
  • ·同呼吸
  • ·中国体育彩票8月22日开奖结果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第17批援几内亚比绍中国医疗队队员彭程:

我在援外时收了个“洋徒弟”她即将来四川学医

彭程教费列西学习汉语。

彭程在非洲开展义诊。

  彭程,广安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第17批援几内亚比绍中国医疗队队员。在被派往几内亚比绍执行援外医疗任务期间,他收了一个“洋徒弟”,还鼓励她报考中国的医学院,学习更多中国文化和中国医学。以下是彭程医生讲述他和“洋徒弟”的故事。
  2018年12月,我和同事被派往几内亚比绍执行援外医疗任务,我被分配到由我国援建的卡松果医院工作,在那里,我认识了我的“洋徒弟”费列西。那时,费列西刚从几内亚比绍首都的高中毕业,经人介绍专程来到卡松果市学习。
  在出援非洲之前,我给自己定下了“六个一”的目标,包括:学好一种语言,即葡语;看一万人次非洲病人;撰写一篇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完成一本医学专著;交一批非洲朋友,带一帮徒弟,并教会他们一套拳和一些医学知识;完成一部书稿。对我来说,如果只停留在医疗上的援外,而没有通过教学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医学留在非洲,将是一件遗憾的事。
  因为我是西医出身,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缠闭武医的传承人,所以我就想教他们练武术,通过武术的一些原理,让他们掌握一些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一些观念。我特意嘱咐来探亲的妻子在国内购买书法资料带到卡松果,让学生们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援外期间,我还把在非洲的见闻写成了一部小说《仁医英雄传》,以笔名彭炳巽在网上投稿发布,这也是当时我在非洲的兴趣爱好之一。几内亚比绍共和国位于北大西洋东岸,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与生活条件的艰苦相比,两国价值观的巨大差异给我的工作带来更多挑战。非洲人的生活习惯比较松弛,崇尚自由,在许多事情上不会那么主动积极。为了做好对“洋徒弟”的教学,我先让费列西等非洲学生观察问诊、日常查房等过程,用葡语和他们交流。同时我也教他们学汉语。他们的发音习惯与我们有些差别,比如说我姓彭,他们只能够读成“ben”,喊我“本医生”。
  费列西是个聪明的孩子,我特意教她学唱中文歌,让她逐渐领会中文的发音。在我的影响下,费列西找到了学习方向,我就推荐她报考我们四川的川北医学院。最初,她对川北医学院全无概念,我就在网上搜索南充的城市风景、川北医学院的校园照片展示给她,她被优美的风景和校园风貌所惊艳,心生向往。
  为了实现到四川留学的愿望,她更加努力学习,专心考试,推拿等技术都精进不少。有时,中国其他项目的专家找到我看病,我也放手让费列西去尝试按摩、推拿,结束后,大家都用葡语连连称赞:“Muito bom!Muito bom!”(“非常好”的意思)。
  2021年,费列西收到了来自川北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如今,经过两年的线上学习,她即将跨越大洋,踏上中国的土地,来到她向往已久的校园,继续学习医学。
  我的援外时光已经结束,人生路途的“打怪升级”仍在进行,但我相信我的“洋徒弟”费列西能在中国“取经”成功。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周家夷
  实习记者周卓玥实习生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