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宽窄巷-
A12宽窄巷
  • ·“西南风筝王”邓静:用现代技术守护传统风筝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西南风筝王”邓静:用现代技术守护传统风筝

邓静在制作风筝

龙形风筝上天效果

邓静制作的传统风筝

邓静观察黄蜂后制作的风筝

大运会相关主题风筝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主题风筝

  邓静制作的传统风筝

邓静制作的风筝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谁的童年没有飘荡过一两只风筝呢?春夏之交,新晋的成都市市级非遗传承人邓静又开始忙了起来。这位被誉为“西南风筝王”的成都风筝扎制技艺(金牛风筝制放技艺)传承人奔波于各个省市之间,参加不同的风筝活动。日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见到邓静的时候,他刚刚从“鸢都”山东潍坊回蓉。

四川风筝融合绵竹年画特点
“扎裱绘放”均有川味特色

  中国风筝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起源于春秋时期。邓静介绍,中国的风筝分为四大流派,分别是北京、天津、江苏南通、山东潍坊,每一个地方的风筝都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虽然不是四大流派的代表,但是四川风筝同样有着非常鲜明的蜀文化特征。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川剧脸谱、熊猫等是四川风筝制作的主题。而今年风筝创作的热门主题,更是新增了即将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风小的时候,很多地方做的风筝都飞不起来;风大的时候,很多地方的风筝又扛不了大风。但我们四川风筝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飞得很好。这是因为四川风筝在材料使用、搭建过程中有着自己的优势与特点。”邓静自豪地说。据他介绍,传统的四川风筝大都以慈竹为材料,这种竹子只在中国南方生存,尤以四川、湖北等地居多。四川产的慈竹弹性、韧性都很强,且重量轻,是制作优质风筝的原料。
  四川传统风筝的制作讲究四步:扎、裱、绘、放。第一步绑扎,要求制作人手艺精细。竹条劈得好、懂得科学地搭建、绑扎后不留线头,才算是合格的第一步。裱糊则分为平面风筝和立体风筝的不同裱糊工艺。平面风筝的裱糊相对简单,立体风筝则需要拆解分为小块,分开裱糊。裱糊的材料大都会热胀冷缩,扎得松,在潮湿的南方可能会变形;扎得紧,在干燥的北方可能就会裂开。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制作人还要根据自己的经验,预估材料的热胀冷缩情况。
  四川风筝空中和地面观赏效果都极佳的诀窍,藏在上色这个环节中。邓静说,四川风筝吸收了绵竹年画的特色,色彩鲜艳,对比度强烈。而手艺人耐心细致地反复上色,保证了上色效果匀净、透亮。因此,四川风筝在颜色鲜艳的同时,还能达到透光的效果。
  最后一个步骤,考验一只风筝是否合格——只有当它成功放飞,才算是真正被完成。邓静说,现在放风筝的方式早已超出了传统概念的范围,无风的室内也能够放飞。放风筝的人通过手上的动作来回拉动风筝线,让风筝做出高盘、低盘、俯冲、空翻、仰俯倒飞等各种动作,观赏性极强。
  在很多人眼里,风筝只是一个玩具,但在邓静的眼里,它是民俗文化的代表。“放风筝代表着放飞希望,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放飞的风筝上画的五只蝙蝠,代表着“五福临门”;如果是四只狮子,则是“四世同堂”。另有一种说法,就是在放风筝的时候剪断风筝线,代表着烦恼、灾祸都随之飞得无影无踪。邓静说,四川地区放风筝的习俗,一般从春节前后持续到农历四月。但自从1988年国家体育总局把风筝列为体育竞赛项目后,更多的人开始把放风筝当作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在时间上也就没有了限制。

传统风筝生存空间日益减小
纸鸢也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

  邓静做风筝的经历已经超过了30年。对于这些年间传统风筝生存境遇的变化,他的感受颇深。
  邓静告诉记者,现在售卖风筝的店铺,基本已经被现代风筝“占领”,没有了传统风筝的生存空间。“以前的风筝,老鹰就是老鹰,蝴蝶就是蝴蝶,飞在空中栩栩如生。现在售卖的大多数风筝,都只保留了三角翼的形状,又在塑料上印些不同的卡通图案。”邓静痛心地说,“这只能勉强算个风筝。”
  邓静以前也有自己的风筝厂。状况好的时候,厂里共有七八十个工人手工生产传统风筝,年产量能达到一百多万只。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邓静的风筝厂再也无法维系。现代风筝的产业化、价格低廉,都是其打败传统风筝、占领市场的主要原因。一只精美的传统风筝,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才能完成,无法契合多数人将风筝当作玩具的要求。
  让邓静无奈的是,就连在国内的大型风筝活动中,宣传的主体也变成了国外传入的软体风筝。“这是传统风筝的悲哀。”邓静解释道,自己并不是排斥国外风筝,但大力推广软体风筝,必会过多地挤占传统风筝本就不足的生存空间。“一个精彩的风筝活动,必须是传统、现代、运动类风筝争相登场。”邓静说。
  邓静曾经因为这样的观点与别人发生过争执。一些活动主办方为了追求照片效果,常常要求现场多呈现国外传来的软体风筝。邓静认为,这是对风筝欣赏的误导。“虽然传统风筝不能在空中呈现‘铺天盖地’的效果。但是手工艺人也在不断努力。例如西安的李小虎老师,就利用传统风筝的技艺和现代的材料,制作出了非常好看的风筝。”
  对传统风筝的守护,并不意味着对现代技术的排斥。如果现代的材料能够带给传统风筝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机会,邓静认为也未尝不可。“比如说以前我们用竹子做,现在也可以用碳片、玻璃钢去做骨架,这会比竹条制作的风筝保存得更久,对我们传统风筝的发展也有好处。但是我们制作、绘画的技艺都值得保留下来,这些工艺才能体现传统风筝的美。”

亲身经历是传承技艺的动力
应当引导群众欣赏传统风筝

  包括邓静在内的传统风筝扎制手艺人,都在为传统风筝的生存而努力。
  邓静第一次做风筝是在六七岁的时候,他记得很清楚,做的是一个“衣裳风筝”,“就是4根骨架组成的T字形风筝,像衣服一样。”后来十多岁的时候,邓静就开始参加全国的风筝比赛,感受到四川风筝与其他地方风筝的差距,便开始不断地学习、进步。1993年,邓静开始跟着左明老师学习风筝扎制技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邓静并不算是左明的徒弟。因为邓静慕名而来的时候,左明并不打算收徒,所以也就没有拜师的环节。但是邓静极尊敬左明,称其为祖师爷。1997年左明去世以后,邓静的风筝队便以“明静风筝”为名出现在各个比赛的现场,表示对左明的怀念和尊敬。
  邓静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出,只有将经历、记忆与传统风筝结合,年轻人才会有动力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我喜欢制作风筝,因为我有做风筝的情结。现在的年轻人只喜欢玩风筝,不喜欢做风筝,也是因为他们没有亲手制作过风筝。”现在,邓静特别偏爱在学校里推广传统风筝。在他看来,只有在年轻人的记忆中种下传统风筝制作的种子,他们才会有动力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在目前的风筝扎制技艺推广中,邓静认为有两条路最为合适。一是在学校中进行推广,二是在风筝活动中进行推广。“引导群众去欣赏风筝、了解风筝,这是首要的。”经过邓静和其他手艺人的努力,现在四川省内传统风筝扎制技艺的推广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效果。“在四川经过这些年的推广后,只要风筝好看,放飞的技艺也高超,全场都会给你鼓掌的。”邓静有些兴奋地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