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6 四川-
A6四川
  • ·凉山德昌何以实现“藏粮于技”?
  • ·成都至莫斯科“蜀道稳增保供”中欧班列首发
  • ·今明天气
  • ·空气质量
  • ·节后强对流“返岗”今晚成都吹风降雨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冲刺超级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

凉山德昌何以实现“藏粮于技”?

安宁河谷德昌段。叶长智摄

超级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高产攻关示范项目现场。

  四月的凉山州德昌县,暖风从安宁河谷吹过,在高处俯瞰,除了一望无垠的良田,农人繁忙的身影也星星点点散布在田间。
  4月24日,超级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高产攻关示范项目正式开始实施,在位于德昌县麻栗镇阿月村的基地里(下文简称德昌基地),村民将秧苗移栽到水田里。在“开秧门”这一关键步骤完成后,今年,这些水田里的超级杂交稻,将再次向亩产1200公斤发起冲刺。
  在打造“天府第二粮仓”的时代背景下,德昌,何以成为超级稻种植基地?“藏粮于技、藏粮于田”的命题作文将如何写就?经济效益与粮食安全的平衡又将如何实现?近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德昌基地,看“新农人”如何冲击水稻亩产新高度。

藏粮于技:插秧精准到厘米级

  站在田坎上,彭甦戴着草帽,关注着眼前的秧苗移栽现场。20多名村民站在田头,拉线、定位、插秧,彭甦不时提醒着秧苗的间距和插秧的深度,神情严肃。
  “行距40厘米、兜距20厘米,最适合超级水稻的生长。”在彭甦背后的水田里,一横一纵两根“标尺线”在田间交纵,村民选择固定的点位将秧苗插下。作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主任,彭甦对德昌基地的这片水田尤为关注。
  肥沃的土壤、优质的水源、适宜的温度,追溯安宁河谷平原种植水稻的历史,距今约有4000余年。即使深处大凉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依旧能让现在的安宁河谷平原,拥有打造“天府第二粮仓”的实力。
  随着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发展,粮食高产、稳产、优产逐渐成了农业发展的重心。而选择一片优质的土壤,成了发展的先决条件。高海拔、低纬度、光照足的德昌,进入了农业科研人员视野。
  “当年,袁隆平院士在四川选了3个地方,雅安汉源、攀枝花仁和、凉山德昌。由于安宁河谷水稻种植面积较大,而德昌有专门打造以水稻为主的产业园,因此种植超级杂交稻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德昌的这个项目会更有代表性。”彭甦介绍说。
  合理的规划下,科研人员在这片试验田中开始了超级杂交水稻冲击亩产1200公斤的挑战。2022年,德昌基地测产验收攻关片稻谷产量为每亩1132.22公斤,虽未达到1200公斤目标,但仍创造了四川单季亩产最高产纪录。
  3月春归,这片土地再次被赋予“冲击的使命”,项目依然实施100亩的试验田,和去年面积相同。“今年除继续种植‘卓两优1126’品种外,新增‘展两优8022’品种,两个品种各种植50亩。”彭甦说。
  为了提高今年的亩产目标,彭甦及团队也对超级杂交稻的生长有了更精准、精心的呵护。彭甦说,由于去年受到天气影响,以及农户自行落实技术规程,因而最后的种植效果参差不齐。
  “今年我们采取统一育秧、统一筛查、统一管理的方式,让当地的农业公司来进行落实组织,按照行距40厘米,兜距20厘米的标准设计,每一亩大约种1.1万兜秧苗,起穗后要达到22万穗左右,每穗大概300粒,结实率90%。按照这个理论计算,今年预计亩产量是1250公斤。”在彭甦看来,只要不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对今年亩产冲击1200公斤的目标很有信心。

种粮致富:引导农民粮经轮种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作为“国之大者”,粮食安全一直是社会发展不断提及的命题。如何在农民经济收益与粮食安全中找到平衡,德昌在逐步摸索中寻找自己的答案。
  “如何种粮致富,也是我们现在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彭甦指着田里刚栽下的秧苗说,“我们现在准备把水稻和我们的经济作物、水产养殖结合起来,提高每亩地的产值。”
  此前,在了解宁夏贺兰的宁夏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的种养模式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在此基础上作出升级,“目前在德昌我们即将规划落地两个稻鱼种养场,水稻收获后,通过配套的经济作物也能帮助农民实现每亩地2万元的收益。”
  “今年我们麻栗镇大力推广‘德昌香稻’产业园区,就是想让老乡重新来种粮。”麻栗镇镇长赵贤宇在不断走访中发现,要恢复村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种粮经济收入是关键。
  “因此我们采用粮经轮作模式来进行引导。”赵贤宇说,所谓粮经轮作模式,即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轮流种植,“目前我们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农民在种完‘德昌香稻’和他们提供的水稻品种后,可将土地用于草莓、油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此外,加上劳动务工、土地流转费和公司分红,预计可以实现一年每亩5万元左右的收入。”
  麻栗镇阿月村村民蒋剑英,就是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去年通过粮经轮作的模式,蒋剑英家的6亩地,带来了5万元左右的经济收入。“刚刚起步嘛,大家都抱观望的态度,但是现在看到有收益,信心慢慢就起来了。”蒋剑英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徐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