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建议:
李言荣在四川代表团小组会议上发言。受访者供图
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石,而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2023年全国两会,是李言荣首次履职全国人大代表。一路走来,从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到四川大学校长,再到今年两会前夕调任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言荣一直和西部高校的发展息息相关。
3月10日,李言荣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就西部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方面谈了看法和建议。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夯实发展的人才基础。我认为这非常重要,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思路和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两中心一高地’的建设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李言荣说。
他表示,近年来,我国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在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上,有了不少具体的支持和改进措施。但对这种“不平衡”和“不充分”还需继续加大力度、持之以恒进行改善,才可能从根本上去改变。因此,他建议下一步还要加大部省共建西部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大学的政策性支持力度。
“大家知道,我们一切工作的本质都取决于人,尤其是科技的‘四个面向’,条条都决定于人才的作用。越重要的事越要找‘对’的人去干,而培养人的主阵地还是在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大学对高层次人才成长的特别重要性。”李言荣说。
他进一步表示,西部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高校不少都具有区域的特点,是西部发展的人才母机,源源不断为西部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类人才,尤其是不少“双一流”大学的学科专业在国内外都很有特点优势。所以,在西部要支持和巩固一批特色优势学科和创新平台,打造一批既具有国际水准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为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在西部布好局、服好务。
“就具体举措而言,我建议在部省共建中,应进一步明确国家有关部委在生均拨款、人才评聘、平台资助、学科建设、办学条件改善以及博士生指标等方面,有一个系统性的倾斜政策,而当地政府在稳定和吸引人才方面,应进一步明确提供灵活的配套待遇和一些软性政策方面的长期支持。”李言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