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9 四川-
A9四川
  • ·这抹“深蓝”如此亮眼
  • ·展蓉城巾帼风采
  • ·成都高新区在国内率先打造百万平方米中试载体
  • ·今明天气
  • ·空气质量
  • ·昭通至西昌高速金阳隧道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这抹“深蓝”如此亮眼

  

名片

  四川监狱深蓝志愿服务队是四川监狱与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打造的“青春志愿·迷途导航”深蓝志愿服务品牌。依托志愿四川平台,全省各监狱已成立深蓝志愿服务分队35个,注册青年志愿者4440余名。日前被中宣部命名为第八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感言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四川监狱深蓝志愿服务队将继续以行动践初心,广泛凝聚全省监狱青年民警参与社会治理志愿服务,发挥监狱服务社会作用,履行监狱改造职能,持续开展志愿服务。用无数涓涓细流汇聚爱与希望,让雷锋故事常写常新,让雷锋精神历久弥新。
  近日,由中宣部命名的第八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公布,四川监狱深蓝志愿服务队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的集体。是什么原因让这抹“深蓝”如此亮眼?他们背后有哪些动人故事?3月6日,记者走进这群青年志愿者一探究竟。

一声“青爸爸”
满含对深蓝志愿者的敬意

  “村里的老树记得你,村里的阿妈记得你……”这是罪犯们为他谱写的歌——《坚守》。
  “青爸爸,是您的帮助,让我有了能在这样一所优秀学校里开始我高中生涯的机会。”青爸爸,是大凉山700多个孩子对他的称呼。
  他就是四川省攀西监狱四级高级警长、教育改造科副科长刘青松。学校一毕业,他就进入攀西监狱工作,这一干就是26年。2011年,刘青松开始帮扶一群特殊的孩子——罪犯未成年子女。
  凉山州冕宁县若水镇小丽的父亲因抢劫被判入狱,小丽因此变得自卑。4年来,通过刘青松和老师的帮助,小丽现在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也开朗起来。与小丽一样,罪犯子女小李也接受过刘青松的帮助。现已在湖北工作的小李也用自己的工资,资助着一名罪犯子女和一名孤儿。
  12年里,刘青松不断帮助罪犯未成年子女,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青爸爸”。2019年攀西监狱成立“青松工作室”,越来越多的民警职工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
  “青松工作室”的志愿服务,是四川监狱深入开展助力新生志愿行动的一个缩影。行动中,全省各监狱围绕“一区一品牌”“一监一特色”工作理念,针对罪犯及其家庭开展困难帮扶、子女助学等志愿服务。

一盏“小橘灯”
让破碎家庭找到站立的支点

  在四川省邑州监狱,青年志愿者设立“小橘灯工作室”,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走进监狱,解决罪犯家庭纠纷、重大困难16件,积极化解矛盾风险。
  “郑警官,昨晚我给女儿读《小橘灯》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你,你就像那盏小橘灯,让我在重生的山路上,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光明。”这是刑释人员写给郑警官书信中的一段话。郑警官是邑州监狱十监区监区长郑崇斌,他也是“小橘灯工作室”的一员。加入工作室后,郑崇斌将改造罪犯的触角延伸到高墙之外,让一些因犯罪而支离破碎的家庭,重新找到站立的支点。
  罪犯王某妻子早亡,多年来他的两个小孩都是其女友照料,但他一直未能与女友办理婚姻登记。不久前,女友来信说,家里的房子即将被拆迁,涉及补偿和购买养老保险等问题。因自己无法办理,女友又没有资格代为办理,王某心急如焚。
  在一次谈心谈话中,郑崇斌了解到王某与女友都有结婚的意愿,便为他们多方奔走。最终,在监狱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两人办理了结婚证。“补偿已谈好,就等着签协议了,社保也办完了。”再次收到来信,王某安心了。
  近年来,四川监狱深蓝志愿服务队围绕助力新生、历练警营、深蓝行动、与法同行四大行动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建立12个助学项目,协助解决无户籍孩子落户120人,协调解决54名适龄儿童入学、复学、升学,对接落实帮扶资金267万元,累积助学2570人次;接纳应届毕业生跟班实习、课题调研等1650余人,以监狱博物馆、警示教育基地为载体,开展各类青年志愿者讲解服务140余场次;常态化开展禁毒防艾、关爱帮扶、预防青少年及女性犯罪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62场次,服务时长30700余小时;依托监狱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组织青年民警送法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等志愿服务活动630余场次。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