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拼经济搞建设”典型榜样
51家企业单位获评“2022四川‘拼经济 搞建设’标兵”
“2022四川‘拼经济搞建设’标兵”颁奖现场。雷远东摄
白鹤滩水电站。据凉山州宁南县融媒体中心
攀枝花钒钛高新区展示馆
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据雅安日报
2023年初,四川省对外发布700个省重点项目,在系列重大项目建设上按下“加速键”,含“智”量、含“绿”量明显增加。
高质量发展浪潮涌动,“拼”成为贯穿始终的关键词。2月24日,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暨2022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颁奖典礼在诗酒之乡遂宁射洪市举行,“2022四川‘拼经济搞建设’标兵”榜单正式揭晓。
榜单聚焦向实、向新的力量。经过推荐、初选、线上投票、专家评审,51家企业单位获评“2022四川‘拼经济 搞建设’标兵”,涵盖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数字经济、生物科技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
在极不平凡、极为不易的2022年,他们站在拼经济、搞建设的最前端,为四川经济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奏出了一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交响曲。
聚焦过去一年“拼经济搞建设”的典型榜样,挖掘推动四川经济稳定向好的新兴力量,从这场盛会,寻找高质量发展的答案。
过去一年,全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迎难而上。2022年,面对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等难题,和高温旱伏、地震灾害、缺电限电等困难,政府相继出台稳增长30条、投资7条、工业14条、消费6条、稳就业15条等一系列政策。四川广大市场主体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多元发展,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主要经济指标走出了一条从震荡下行到快速回升的坚强曲线,勾勒出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形势虽难,但2022年四川经济答卷仍成色十足,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连跨两个万亿元台阶,突破5.67万亿元,稳居全国第6位。
欣欣向荣的背后,离不开众多企业单位勇挑大梁,他们打破桎梏,勇于变革,为四川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彰显了川人川企的奋斗风采和四川经济的活力与韧性,推动了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成都轨道集团主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及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高质量推进274公里项目建设,超额完成60%的第四期轨道交通建设任务,高效推进市域(郊)铁路建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全自动市域列车顺利下线。
新能源产业如火如荼,四川新能源企业表现极为亮眼。2022年,刘汉元带领通威顺势而为进军组件,成为全球光伏行业首家营收破千亿元的公司,市值最高超3000亿元,是拥有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和高效组件生产及终端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的垂直一体化光伏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条。
过去一年,四川的企业将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彰显担当。
疫情、高温限电、地质灾害等困难交织,四川各大企业单位快速反应、勇于担当,在绿色低碳、同心抗疫、抗震救灾等方面积极作为,为社会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2022年,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扛牢责任担当,代表中国石化捐赠5000万元全力支持泸定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全力做好冬季保供,累计供气超18亿立方米;全力保障四川地区提供抗疫药品物资的44家生产企业用气;积极投入乡村振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02万元。
作为吸收下岗职工、解决就业岗位的用工大户,四川师专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产值近2000万元,疫情三年从未停工停产,一直保障供应,解决就业。
在战“疫”的特殊时期,红旗连锁全体员工投身抗疫保供一线,坚持所有门店不关门、不断货、不涨价,并提供延时服务,充分保障市场供应稳定。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持续开展“信息为民”工程,与全省5698个行政村共建“数智乡村云平台”,在各市州搭建现代化农业园区,打造智慧养殖、智慧渔政、网联农机、农产品质量溯源等136个数智农业示范项目,搭建27770个“平安乡村”。
去年一年,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强化高速公路卡点管控,疫情防控机制落实到位。深化乡村振兴,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0个,落实“6+1”工作措施,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金江村、鱼塘村集体经济全年收入预计突破20万元。
过去一年,天府大地的创新乐章持续奏响。在“大国重器”篇,世界技术难度最高、单机容量最大、装机规模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在长江上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为“西电东送”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在“数字经济”篇,碳中和战略下的绿色低碳算力是未来大数据产业、数字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2022年,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成为全国首个“碳中和”绿色数据中心,入选国家第十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4324亿元。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聚焦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累计落户项目已逾200个,总投资超1200亿元,专业人才超过1万人,推动6家企业顺利上市,累计引进各类功能性平台109个。同时还成功引进国药蓉生、美国通用电气(GE)医疗集团、苑东生物等重大科创平台项目;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四川省妇女儿童中心、京东方数字医学中心等高端健康服务项目筑起国际化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
先进制造加快扩能,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2022年,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完成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标志着我国这一新型储能技术实现了工程应用的巨大飞跃。
在“基础设施建设”篇,2022年,四川全年建成高速公路500公里以上,累计通车里程达9179公里。蜀道集团作为全省交通强省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军,抢抓战略机遇,聚焦重点项目,持续提升高速公路出行服务水平。
2022年,自贡彩灯文化传播运营有限公司不断创新进取:为北京冬奥会设计制作吉祥物冰墩墩、第三次闪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舞台,成绩显著。
过去一年,全省各经开区拉高标杆、加压奋进,彰显产业强区“新力量”。
回顾2022年,遂宁射洪市经开区始终围绕“锂电之都核心区”建设,剑指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一组数据折射经开区发力锂电产业的力度和底气。去年,经开区共50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6.7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0.62%,其中,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6.3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8.59%;14个遂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6.5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5.11%;28个射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0.5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2.73%。
2022年,射洪锂电新材料实现产值320.62亿元,同比增长309.7%,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58.0%。
2022年1-10月,利尔化学广安分公司完成销售收入24.21亿元,同比增长80%。同年12月21日,总投资118亿元的利尔绿色植保系列项目落户广安经开区,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超百亿元,为广安绿色植保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而在去年,利尔所在的广安市经开区也获得化工园区、农化园区、自贸区协同改革试验区“三块闪亮的金字招牌”,带动绿色化工产业呈现爆发增长态势。
去年,内江威远县经开区捷报频传。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91.08亿元,营业收入781.05亿元。成功获批省级绿色工业园区,“亩均论英雄”园区评价位列全省97个工业主导型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第4名。
布枕、铺设轨排、安装扣件……落日余晖下,成自宜高铁成自泸高速双线特大桥至天府站区间,铺轨作业正在紧张进行。60余名工人24小时作业,以每天300至500米的速度向前推进。
2023年“全力拼经济”的号角已吹响,实干奋进的景象涌现,四川全省经济发展正迎来华丽蝶变……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钟晓璐刘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