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全国人大代表李君带领贫困小山村蝶变幸福新村:
代表委员履新记人物名片:李君,全国人大代表,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履新感言:
乡村振兴是当代年轻人遇到的历史性重大机遇。在持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很多工作落地落实。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岫云其名,源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大片油菜花田在春阳下展现出勃勃生机。坐落在山坳里的岫云村,正如辞赋中表现出的那样,让人置身青山绿水间,徜徉于诗情画意里。
从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到宽阔平坦的硬化路,从老旧破败的土瓦房到错落有致的小洋楼,从卖不出价的农产品到独具特色的“岫云村”生态品牌……15年时间,岫云村从一个落后贫困的小山村,华丽转身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幸福村,2022年岫云村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看着村子的变化,全国人大代表,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君露出了笑容,“现在岫云村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家家户户都有小洋楼,村民幸福指数极高,让不少城里人都羡慕。”
在绿树掩映的建材加工厂里,4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着,这些工人都是来自岫云村以及附近村子的村民。“这个建材加工厂是一个村办企业,按村集体控股、村上老百姓投入的模式经营,主要生产防尘网、盖土网等建材,去年10月正式投产。”李君介绍,目前省内用的盖土网等建材大多都是从山东采购过来,使用成本较高,岫云村建材加工厂便瞄准了这个市场空缺,“我们与蜀道集团合作,生产其所需建材,经估算,能够降低他们近30%的采购成本。目前建材加工厂已完成近400万元的销售业务,今年的销售业务预计能达到三四千万元。”
2018年,李君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他又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年来,他通过网络搜集民意,走村入户了解基层实际,提出多个涉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乡村振兴是当代年轻人遇到的历史性重大机遇。在持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很多工作落地落实。”李君说,今年全国两会,他将提的建议还是与乡村振兴相关。
“要实现乡村振兴,城里的要素和农村的要素需要实现双向流动,岫云村的定位便是连接城市与乡村。”在李君看来,岫云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岫云村的扶贫体验餐厅已恢复了疫情前的烟火气,新的分店也在筹备中。不仅如此,村上还建起了民宿。“村里的农产品能进城,城里人下乡能留住,这才是真的双向流动。”李君说。
扎根农村的李君,始终心系“百姓事”,不仅关注民生领域的生产生活用水,还关注着百姓的“粮袋子”。“去年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村上有很多产业因缺水受灾,希望能加大对民生领域生产生活用水的建设和投入。”李君说。
在关注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他还特别留意农村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今年,李君将继续提出有关网络空间治理的建议,包括网游网贷、网络赌博和直播打赏等方面,“网络空间的清理整治,我觉得必须出重拳,而且要久久为功。”此外,李君还针对乡村治理、农村医保报销比例和鼓励生育等问题提出建议,全面护航乡村振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刘彦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