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四川-
A5四川
  • ·他最后念念不忘的还是大熊猫
  • ·四川非遗组团亮相首届中国非遗保护年会
  • ·他是我眼中的“老先生”一生爱着大熊猫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女儿追忆

他是我眼中的“老先生”一生爱着大熊猫

  “小时候,我舍不得父亲,老是用绳子捆住他的脚,试图把他拴在床上。这一次我用了无数仪器,却没能留住他。”2月19日下午,在“中国大熊猫之父”胡锦矗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上,胡老女儿胡晓泣不成声。
  在女儿的眼中,胡锦矗是父亲,更是“老先生”。
  2月14日,胡晓经过批准进入ICU看望父亲,“在摸到他头的一瞬间,我知道老先生是清醒的,他知道我来了。”
  “我知道,老先生向往的是他热爱的大自然、大熊猫。”2月16日晚上10点08分,老先生平静地离开了。“从1974年开始研究大熊猫直到生命结束,老先生一生爱着他的女儿,也爱着他的大熊猫。”胡晓说,“老先生研究了多少年的大熊猫,我就是多少岁。”
  胡晓见证了父亲一辈子研究大熊猫的历史。“我6岁到12岁的几乎每个暑假,都是陪着父亲在‘五一棚’(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东南核心地带)度过。”
  “我见证了父亲和夏勒博士最初的研究。每天晚上回到‘五一棚’,闻着烤脚丫的味道和烤红薯的香气,我听他们讨论问题,知道他们当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胡晓说。
  告别仪式上,胡晓为大家播放了她为父亲拍摄的最后一段视频。
  胡老在视频中说,希望年轻人走出家门,多在野外跑一跑,看一看,到野外多做一些观察。视频最后,他心心念念的依然是大熊猫:大熊猫栖息地如何?大熊猫保护状态如何?希望大家为大熊猫保护事业作贡献。
  胡晓说,这段视频拍摄于2022年夏天,断断续续拍了5次,“后来他病情严重,很难再完整说话。”
  “告别仪式上突然听到老师的声音,那一刻仿佛老师在给我们上最后一课。”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林学系副主任黄燕博士,听到恩师的声音,止不住泪水,止不住悲痛。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苏定伟谢杰赵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