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8 四川-
A8四川
  • ·下一步重点是什么?
  • ·百岁老夫妻康复出院
  • ·今明天气
  • ·空气质量
  • ·四川实现地市级网络举报机构全覆盖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四川平稳度过感染和重症高峰

下一步重点是什么?

1月16日,省妇联向农村妇女群众发放“防疫健康包”。图据川观新闻

  四川省内当前疫情形势如何?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面临大规模人员流动,如何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防控工作?1月16日,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应急指挥部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
  “目前,省内疫情形势呈现‘一高三下降两平稳’趋势。累计感染率已超过85%,高峰在去年12月12日至20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从上月15日11万人次高峰下降至日均3000余人次,ICU床位使用率从1月初85%左右下降至80%以下,重症患者从1月6日5710例高峰下降至3623例。全省平稳度过感染高峰,平稳度过重症高峰。”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斌在会上通报。
  “下一步,我们将从‘降病亡’‘保重点’‘保农村’‘抓落实’四个方面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徐斌介绍。

重症救治
集中资源力量降重症、降病亡

  “降病亡”方面,四川将加强工作统筹,落实“两个统筹”(医疗机构间统筹、医疗机构内统筹)和“四个集中”原则,将专家力量、人力资源、药品设备和重症患者,向综合救治能力强的三级综合医院集中;将危重患者收治到综合救治条件更好的重症病房;规范重症救治。每一名重症患者都要经过省级或国家级专家会诊指导,尽早规范使用恢复期血浆、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等治疗手段。对年龄在65岁以上、且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和有较为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按重症病例管理;强化重症培训,遵照诊疗十版和重症四版,加强网络培训、线上教育、院内集中培训,提升重症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水平。

重点人群
压实包保责任入户精准服务

  “保重点”方面,四川将针对重点人群提供上门入户精准服务。签约医生做好“三项”服务。动态管理老年人等“五类”重点人群和返乡人员健康管理台账;为红黄标识重点人员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每周不少于2次、面对面的“三观察”(观察是否存在“沉默性缺氧”表现,观察健康状况是否异常,观察基础疾病是否加重)、“两检测”(抗原检测,体温检测)“一上门”(上门发放健康包);做好重症人员转诊救治。高效落实“五包一”(村社党组织书记、乡村医生、民警、网格员、志愿者等)包保责任。高效畅通签约医生与上级医共体、医联体医院,尤其是三级医院的转诊绿色通道。高效实施红黄标识重点人员的120呼叫、签约医生首诊、转运队、医共体、医联体医院联动服务。
  基层组织做好“五项”服务。建立红黄标识重点人员“一人一案”,春节前逐村逐户逐人走访摸排一次,确保有不稳定基础疾病的“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加强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没有感染过、没有打过疫苗老年人的重点防护;加强药品物资储备,招募、返聘退休医务人员;强化宣传教育,引导返乡人员主动报备健康信息,减少集聚;向“两本”台账人员发放健康提示“明白卡”。
  医联体医共体做好“四项”服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签约医生要组织“小分队”,面对面开展送医送药服务;县级医院要组建“巡回医疗队”,对辖区内乡镇卫生院、情况复杂的村和养老院等福利机构进行巡诊;三级医院要派出“专家指导队”,到对口县级医院驻点指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四家部省级三甲医院,要扎实做好片区内医疗救治的全时段指导。

农村防控
督促返乡人员落实“五个自觉”

  “保农村”方面,四川省将积极开展科学就医、居家康复等防疫知识宣传,督促返乡人员落实“五个自觉”——自觉主动报备,督促返乡人员提前主动报备返乡信息、健康状况等,主动做好自身健康状况监测;自觉避免风险。尽量避免前往疫情流行水平仍然较高的地区,尽量错峰出行、不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感染期没有康复的,以及重点人群,不建议远途旅行;自觉备好药品,倡导返乡、旅游人员随身备好口罩、手消、退烧药、抗原检测试剂等常用药物和防护物品;自觉做好防护,倡导个人继续做好防疫“三件套”(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继续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自觉做好抗原检测,鼓励返乡人员自己进行抗原检测,对主动报告阳性的,发放“防疫健康包”。

紧抓落实
开展“下察走”活动

  “抓落实”方面,春节前后,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将开展“下基层、察实情、大走访”活动,深入基层慰问、调研、访谈、督查,现场解决问题。此外,还要加强春节值班值守,保持联络畅通,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统筹安排好人员轮休调整,确保急诊、ICU等重点岗位力量不减。学习借鉴成都等建立“微网实格”基层治理机制,家庭医生与网格员主动上门入户送服务;学习借鉴绵阳、巴中等出台具体举措,把关心关爱医疗卫生人员落到实处。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乙类乙管”监测预警、疫苗接种等工作,不得擅自制定限制性返乡政策。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