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6 互动-
A6互动
  • ·从艺术史角度理解苏东坡丰富人生
  • ·北二外旅游科学学院教授李彬:酒店行业进入重构新时代 消费者需求变化大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北二外旅游科学学院教授李彬:酒店行业进入重构新时代 消费者需求变化大

  1月17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彬。他认为酒店行业即将度过寒冬时刻,正在走向春天。他还详细介绍了当前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并对从业者提出了迎接行业复苏的建议。

疫情客观上
对行业进行了一次大浪淘沙

  “疫情这几年,也不能完全消极地只看到它对整个酒店行业的冲击。行业虽然确实进入了一个寒冬,但并不是说所有的酒店都遭遇了寒冬。仍有一批优秀的酒店抓住了需求和行业中的机遇,做得还是不错的。”李彬表示,行业经历了挑战重重的几年,但疫情客观上也加速了行业新时代的到来。
  “中国酒店业一直存在一个结构性问题,就是高端酒店相对少,中档连锁酒店数量不足,大量的都是中小单体酒店,这和发达国家成熟的酒店市场不一样,它们大量的都是中端和高端酒店,特别是连锁酒店占很大比例,是一个纺锤形的结构。而我们是一个三角形结构,底下这个‘尾巴’很大。这样的结构现状使得一些行业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优化过程。”
  李彬说,那些长期存在的,比如卫生安全较差、员工流失率太高、薪资待遇低、管理效率低、创新意识不强等短板,都跟行业的结构性问题相关,但伴随着需求变化提出的要求,以及行业发展的不断深化,结构性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疫情客观上起了一个大浪淘沙的作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这一改善的过程,把一些好的酒店挑出来,让更多酒店对很多深层、长期存在的问题有了警醒和改进,当然也同时影响到了相当一批无法抵挡未来冲击和竞争的酒店。对全行业而言,某种程度上也是开启了重组重构的新时代。”

消费者对酒店的需求
产生了多方面变化

  经历了过去几年,李彬认为消费者对于酒店住宿的需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是微细分化。“微细分化就是现在的消费者不再是普通的细分了,比如白领和老人市场,这样的传统细分市场还是偏大。”李彬说,“现在更加微细分了,形成了一些所谓的小众市场、专业化的市场、社群市场,我们会看到更多时尚的、个性的、多元的需求不断涌现。市场上就会出现大量新兴的、小众的酒店品牌。”
  “还有一些新兴的有潜力的市场需求,比如说亲子市场,我觉得要考虑到二胎和三胎的需求,酒店传统的客房设计、设施设备需要调整。现在的家庭出游经常会几家人一起,一家如果是三到四个人,甚至是五个人的话,那两三家就已经达到十来个人或者更多,相当于一个小包团了。所以酒店是不是能够为这些家庭小包团考虑设计一些产品和增加相关的配套?这个其实也是一个新的需求增长点。虽然它不大,但也可以是酒店的一个小亮点。”李彬说。
  其次是本地化。酒店的客源人群,有一部分可以从游客转变为居民或者街坊,从关注外地来的消费者市场,到开始关注周边市场、社区市场。李彬认为,这也是疫情三年来给酒店行业带来的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此外,还包括下沉化。“中国大量的四五线城市、县级市,还有一些经济发达的县城的消费者人群,需求很旺盛、很强劲。虽然消费理念和消费能力跟大城市有些区别,但这个群体量比较大,潜力比较多。当然下沉市场的需求有自己的特点,还处在一个刚刚开始起步,在培育和壮大的状态。”李彬认为,对于酒店来讲,他们现在也看到了这一市场,并开始通过不同的酒店品牌布局这些市场。

建议行业从“三个心”出发
并且拥抱数字化

  李彬表示,在国家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上党的二十大之后各种政策的利好,对酒店和类似的消费市场主体的支持加强,同时人的流动性不再受到大的限制,酒店行业将在2023年以及往后一段可以预期的时间里,真正得到恢复和发展。
  他建议,从业者要对未来保持信心、耐心和专心,为行业真正的复苏做好准备。
  “要对行业有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满足老百姓生活的消费服务行业,尤其是酒店行业,人们的需求和欲望已经到了一定水平,之前虽然受到一些冲击影响而受到抑制,但伴随经济和各方面的逐渐恢复,大家原有的对于住宿的需求将会得到较大释放,在一些局部市场和业态还会出现报复性反弹,当整体性的释放逐步达到某个值后将会表现出质上的释放。所以长期来看,仍然要对酒店业的复苏发展和增长势头有信心。”
  李彬认为,有信心之后还要有耐心,今年处于刚刚开始恢复的阶段,行业有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现在一些酒店的从业者也很着急,想抓住过年这个春节市场、寒假市场大干一场。但事实上很多员工、很多软硬件不一定能跟得上,不一定能受得了高负荷运转。同时,‘报复性’反弹和增长也不一定马上会来,对这些都要有所准备。”
  还有就是专心。李彬说:“就是持续专注自己的优势,继续在自己专注的领域和赛道去做,千万不要说恢复了就开始琢磨着跳来跳去,还是要踏踏实实、专心把自己的优势做起来。比如说产品方面,现在消费者对品质、调性要求越来越高,酒店就要用工匠精神去做每个微创新,围绕着顾客的核心需求点做一些创新,比如在卫生安全方面,继续将设备设施做好消毒和提高卫生打扫的质量等。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将卫生干净、绿色低碳、生态环保作为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卖点进行创新。”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关注新技术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数字化、元宇宙等等新兴科技,这些对酒店业来讲,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因为从世界酒店业发展史上看,每次重大的技术进步都会给酒店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如果脱离了数字化,拒绝这些新兴的技术,相当于没有看到这个时代的重要变化,没有抓住可能给你带来的重要机会。”李彬认为,虽然目前的数字化、元宇宙等新兴科技的创新和应用还只是停留在表层,停留在局部,但未来,机遇应该是在这个技术应用的底层逻辑上。“在酒店经营管理的底层逻辑上,新技术的融入会有大的影响,整个酒店组织层面的系统化转型或者是变革,要抓住这个机会提升酒店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他说。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艾晓禹 张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