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6 宽窄巷-
A16 宽窄巷 下载PDF 上一版 |
A16宽窄巷
  • ·昭化西路古蜀道(一)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昭化西路古蜀道(一)

昭化古城葭萌关。张海摄

昭化县署。张海摄

  

□任国富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地域面积1433.47平方公里,是古蜀道核心区所在,古蜀道本体、附属设施及文化 遗 存 众多,金牛道、利阆道以及米仓道与利阆道的连接道等贯穿境内,形成了完备的道路体系。金牛道东起今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摆宴坝,西至大朝 乡 高 庙铺 ,全 长34.95公里,其中保存完好的蜀道长14.62公里。按现有蜀道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为天雄关、竹垭子、高庙铺3段,划定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范围11宗。昭化西路古蜀道主要是指昭化古城至剑门关的蜀道。此段蜀道处于崇山峻岭中,开凿难度大,行走困难,是“蜀道难”的典型。


明清驿道至今尚存

  昭化西路蜀道有三条。其中一条是沿清水江折转至剑门关,主要在汉晋以前。李元《昭化县志·道路》载:“汉晋驿道由宁羌入蜀,及白水镇之北,缘白水东岸,进粗石栈,出茅班口、下石关渡白水,迳紫兰、安昌、宝轮、石桥、白田坝、大苍坝诸坝,再渡清水、经古小剑戍西南,由剑溪古石牛道入剑阁。”此段道路的优点是沿河坝行走,相对平坦,重车可载,多为沙路,雨无泥潭,缺点是临河低平,易遭洪水,“路沿清水行,高不过数丈,遇夏月水涨辄漫溢或冲击坍塌,且四渡清水,舟輓维艰。其剑溪之内巨石横斜,临崖千仞,耸壁百丈,略一俯眺,殆可骇愕。”在冷兵器时代,此路行走困难,便渐次弃用。
  另一条是唐宋驿道。路线主要从昭化古城西经龙爪湾、南马山、泥溪壕、朝阳、高庙铺、七里坡到剑门。李元《昭化县志·道路》载:“唐驿道自县城西龙爪湾建栈阁,越山而过为官店垭,下泥溪上白卫岭,直抵高庙铺。前明尚有小道,今栈迹尚存。故唐元宗僖宗俱渡桔柏津,蜀主王衍毁桔柏浮梁,而白卫岭又元宗遇老子处。”此段道路翻山越岭,迂回偏长,涉泥溪壕下水,洪水季节水流冲奔会使通行遇阻。道光《重修昭化县志·铺递》载:旧大路“县城往来剑广别有僻路,亦设铺递五处曰:皂角、板石、官店、朝阳、高庙,每铺各置司兵二名。”隔山容易隔水难。加之迂远,至明末这条道路被渐渐废弃。
  第三条是明清以来的驿道,又称通京驿道,即从昭化古城西门经天雄关、大木树驿、孔道新、高庙铺至剑门。此段驿道是在原僻径基础上开凿出来的,主要优点是较为平坦路途近,且涉水少,几乎是陆路,便于行走。此段驿道开凿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开通于崇正元年(1628年),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正式辟为通京驿道。李元《昭化县志·道路》载:“今驿道明天启四年初,凿山开径,崇正元年功始竣。道左有二碑,白卫溪磨崖书曰:砥矢周行。孔道新石碣书曰:孔道新较官店、朝阳之道为近,当时系僻道也。”此段道路自开通至今历时四百多个春秋,为方便民众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谓厥功至伟。当地百姓称此段道路为“皇柏大路”“老大路”。此段道路现大部分保存完好,存有石铺路面、关隘一处、桥梁四座、铺递遗址五处、驿站一处、古松柏树若干、摩崖雕刻两处,遗存丰富,文化深厚。


凿山开路不寻常

  现存通京驿道开凿始末,前人有详尽的记述。先贤不畏艰险,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明天启四年至崇正元年,创修道路仅四年时间便投入使用。大朝罗家山山腰刻“修路碑”。明天启二年(1622年),在古蜀道东侧崖岩上凿刻“砥矢周行”摩崖石刻,版面宽1.2米,高2.3米,字径0.4米。竖行楷体大字,落款为“天启壬戍仲秋,相枧新开,捐俸募工,季冬告成,裁官店一铺,捷二十里,西通蜀省,北达帝都”。
  为开凿驿路,采取政府筹银、官员士绅捐廉、派役募工等多种方式推进。为筹措经费,甚至连原来的官店铺(在今广元市昭化区南马山)也裁撒了。清乾隆三年(1738年),奉檄修路,典史杨乾元“与石工露宿巉岩,不辞艰苦。溪涧桥梁必固必周。檬梓垭山石陡峻,行人有跌仆而死者,为之解囊,修治如砥。迄今数十年犹有颂杨尉之德而弗谖者。”(《昭化县志》)此段路全在山岭之中,高山深谷,起伏较大。岩体坚固,多为砾岩。古人修路过程中总结出了实用而又丰富的修造方法。
  到乾隆年间,驿路已成坦途,但修造之法却没有多少文字记载:“初,邑令孔毓德凿石开山,工程无考。”乾隆四年(1739年),邑令程余庆重修道路,勘测规划得法,为后世所称赞,据史书记载,“凡临河临崖坎岸高深者,外砌石墙以防之;其路本窄狭不便修墙碍路者,外架木防之;凡路窄而险者,凿石壁廓之其内,凿之处悬崖难施者,外用石灌浆培之;若高深不可培者,架木为栈补之;凡自然偏坡滑跌者,即石凿梯正之;自然石挺出梗路者铲之;石壁石包有子母俗谓之麻渣石,形如千万垩[鹅]卵生漆胶粘,垩卵有龙骨牛心油光诸坚石,非锤斧所能凿,以火烧煅令热,沃以醋水,俟其爆酥铲之。每一次铲除一寸或八九分。”该记录列出了道路修建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特别是对麻渣石(砾岩)诸坚石顽岩采用火烧而泼醋水的办法,每次只能去除一寸或几分,可见施工之艰难。石工土活,全靠功磨。这些方法,在这段驿道的修建中都曾用到,是土木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薪尽火传,甚为宝贵。


精确测量艰难修造

  在工程材料的管理中,为避免浪费也设置了定额,“每宽厚一尺长一丈,折见一方,用柴三十觔,醋五觔,石匠一工。”有了这个标准,就有比较精确的预算。在砌拦马墙时,规定“凡拦马石墙高一尺八寸,底宽一尺五寸,顶高一尺。每墙一丈用石灰六十觔、糯米市斗一斗,白礬六觔、桐油八两,匠人小工各二工,修补者半之。”这里既有拦马墙的规格,也有修造方法。
  天工开物,前赴后继。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邑令余英承修了孔道新至高庙铺界牌驿道。
  道路需要时时培修,对此也有规定。“凡石匠培补,每宽一丈,长高各一丈,用石灰二百觔、糯米市斗三斗,合[和]白礬一觔四两、桐油十觔。匠人小工各十工。凡旧石路翻砌令平者,每长一丈宽八尺,厚五寸,用匠人小工各二工。其物料价值随时价造报。”文献详实记载了修路需要的物料、工时、计量等事项。
  据县志载,此段驿路共有桥梁十座,分别是西门外广济桥、新塘铺东桥、刘家沟桥、白卫溪桥、大木树西桥、一洞桥、孔道新西桥、枫香沟下桥、枫香沟上桥、架枧桥。这些桥梁都是石桥,有拱桥也有平桥,官方投入,民间参与,动员甚广。为保证雨季文报通达,在孔道新之东还架索桥一道,两岸支架高耸如哨楼,备金锣、灯笼,系以绳索,文报置于函中,鸣锣通知,接收文报的人听到后即拉动绳索取文报及时送达。“索桥一道,在孔道新之东。溪阔十一丈有奇,夏水瀑涨,文报难通。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署令谢泰奉文设索桥以渡文书。”又“大木树至剑关一站,孔道新、志公寺、剑门关三处皆为夏涨所阻,而孔道、志公之索桥,援梯升架,走匣拽縆,则马夫化为绳技。”“溪左右各设马厩一所,马夫昼夜居之,拽绳取报,即飞马负走,可免递送迟延之咎矣。”(《昭化县志·桥梁》)
  乾隆五十年(1785年),又奉檄修路,县尉徐观海丈量东西二路计七千九十六丈。“西路自西门抵天雄关一千四百五十二丈,自天雄关抵新铺一千一百九十六丈,自新铺抵竹垭五百十一丈,自竹垭抵大木树一千三十八丈,自大木树抵孔道新四百一十八丈,自孔道新抵高庙铺一千二十六丈。”(《昭化县志·道路》)合计五千六百四十一丈,折合18.6513千米。铺递之间丈量驿程,便于计程行进和运输计价。羁旅行役,荒山野岭,每日赶路歇脚息肩都要事先计算。精确的测量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