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宽窄巷-
A13宽窄巷
  • ·冬不老
  • ·川南民谣多又多
  • ·守嘴
  • ·吃茶
  • ·征稿启事
  • ·碗儿汤
  • ·川渝方言中的“起”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碗儿汤

  

□徐宇

  何谓碗儿汤?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川北大巴山人用碗儿汤来款待显客(贵客),作为最高礼遇,碗儿汤就成了有身份有地位者的代名词。
  “嘿嘿,你这回把碗儿汤挣上了。”张三刚回村子,就被一大群人围住了。“这还有啥说的?碗儿汤差点把我胀憨(傻)了。”张三得意洋洋地说。那年代,人与人碰在一起,最关心的话题就是吃。
  在民风淳朴的川北大巴山里,每当有客人上门,当地人会千方百计想办法,用“碗儿汤”来招待客人。碗儿汤做法虽然极为简单,但很多家庭却拿不出这东西来,充其量就是煎指拇大一疙瘩腊猪油,加水煮一碗腊油面条。家境稍微好者,就取悬吊在屋梁上的一块腊肉,用刀切下一手指或两手指宽来,热水洗去灰尘,再用菜刀细切成条(丝),加上香味扑鼻的葱蒜苗儿,烧一大碗腊肉丝汤。没有腊肉就用腊猪油煎两三个鸡蛋,也算碗儿汤。为了不让来客在众目睽睽之下尴尬和难为情,碗儿汤上面一般用面条或米饭覆盖着。
  我小时候,记得家中来客时,母亲不让我们上桌吃饭,把嘴馋的我们单独安排在另一间屋子里,我们一边吃一边期望,企盼客人能把碗儿汤分给我们一些。真的有客人这样做了,让幼小的我们欣喜若狂,这份情愫,我至今都无法用言语形容。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巴山的日子逐渐好了起来。村子里的赵婆在儿子相亲看家时,用碗儿汤款待女方来的客人,哪知弄巧成拙,女方嫌弃赵婆家是老古董,循规守旧,赵婆儿子的亲事由此也告吹了。
  如今碗儿汤虽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作为往昔岁月的见证,仍留在我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