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9 互动-
A9互动
  • ·从零开始 用时一年造出赛车
  • ·今明天气
  • ·空气质量
  • ·首批四川省古籍保护站名单公布 12家单位成功入选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从零开始 用时一年造出赛车

电子科大学生在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中崭露头角

梁洪豪(后排右二)和团队的小伙伴们。

  2022年12月中旬的电子科大,金灿灿的银杏扮靓了整个校园。在众创空间1号馆一间10来平方米的办公室中,梁洪豪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双手不断地敲击着键盘,桌上电池理论相关书籍整齐摆放着。这里是他在学校的第二个家,除了睡觉上课,他的时间几乎都投入到了这里。
  梁洪豪今年读研三,作为Fury车队的“老”队员,他待了整整六年,在这个梦想和希望落地生根的地方,他和车队队员轮番上阵,造车,不断进行车辆的各项调试工作……无数个日夜奋斗,见证了车队从零基础到获得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FSEC)三等奖。
  这个团队不像学生组织,更像是一个公司,接纳了电子、材料、机电、计算机、公管等多个学院的同学。他们有人为追梦而来,有人为成长而来,目的不同,但目标相同:为了心中的赛车梦,一路向前。

组队
零基础“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FSEC)是中国汽车工业最高等级的学生赛事,参赛队伍需在一年时间里自行设计和制造出一辆在加速、制动、操控性等方面具有优异表现的小型电动单人座休闲赛车。
  作为电子方面的专业院校,2016年12月,电子科技大学Fury电动方程式赛车队正式成立。
  “万难”,是新车队组建时的真实境况。
  车队2018赛季队长、自动化学院2020级研究生秦豪谈起建队之初的经历时说:“最开始大家的兴趣非常高,但是后面的事情会让人感到难以坚持。”电动方程式汽车大赛中,许多强队都得益于一年年的经验积淀。而Fury车队从零开始组建,参与的所有人完全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这一点梁洪豪深有体会,初踏入学校的他,看到车队招聘信息,想都没想就报名了。“我的专业很特殊,叫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如果不来车队的话,课余就没有接触自己专业的机会。”
  但随即,梁洪豪就陷入了迷茫。“最大的问题就是未知性太大,那时候我不知道比赛是什么,也不知道造车有多难,更不知道做的事能不能成功,会不会白做了。”小组最初有14个人,不到两个月就只剩5个人,而梁洪豪是其中唯一的本科生。走还是留,成为他心中最大的困惑。
  “除了未知性,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学校在电子科技上有先天的优势,特别是涉及智能电路、通信这块,但是我们的劣势也很明显,没有车辆专业,比如说做车皮、车架,做这件事第一没有学分,第二需要靠自学,这样会花很多精力,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这就存在一个性价比的问题了。”电子科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何十全补充道。
  “我要留下。”梁洪豪迅速转换了思维,他说第一年,大家做的事情都很基础,都需要自发自学,这跟随便找个课题组进去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家一起提升,是一个很独特的体验。“如果我留下来了,每次来上班,都跟研究生一起工作,那四舍五入,我就是在教研室上班了,看起来还蛮爽的。”

成长
一年时间造出赛车

  “造赛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点误差都不能有。”说起赛车制作,梁洪豪转过身,看向身后一台2022年新造的赛车,“你别看它不大,单从技术上就有两三千个零件,一台车如何保证能拼出来,然后不出问题,一方面我们要把设计做得很精细,每个零件的位置,怎么装、怎么拆、怎么维护,都得想好。另一方面就是要做权衡,每个零件、每种设计都有优缺点,怎么针对我们的需求扬长避短,做出最优的方案,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是难度很大的。”
  2018年,为了能在当年参加FSEC比赛,车队几个小组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轮换一班,他们一组一组轮换着干活,从零件、车身再到电路……每一个部分都需要他们自主设计,在不断的调试中,车队成员常常工作到半夜。
  “我们成功了!”提起第一台车制作出来的场景,梁洪豪显得格外激动,从零基础起步,他们做到了。
  但不久后,他们就遇到了棘手的难题,“当时离比赛还有一个月,我们的赛车出了问题,一个很核心的零件电机控制器炸了,当时我们评估一个月内肯定是修不好了,大概率要退赛,大家都难以接受。”那一刻,车队成员失望的表情,梁洪豪现在还印象深刻。不过,他们当时没有放弃,立刻开始寻求解决方法,最后终于在一家公司找到了备用器件,可以借来使用,“新器件比原器件大,车架等要重新修改,我们两天两夜没睡觉,最后完成了整体修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团队的努力下,短短几天解决了问题,“尽管重新启动后车速慢了很多,但大家突然就觉得有希望了。”这一年,Fury车队代表电子科大首次参加FSEC,顺利通过车检并获得优胜奖。
  有了第一年的经验,在随后的比赛中,Fury车队披荆斩棘,多次获得FSEC三等奖的好成绩。“尽管每次好像都是三等奖,但我们的名次正不断攀升,下次一定要突破这个名次。”梁洪豪说。

提升
成为多元复合型人才

  在车队里,人的成长很快,这是梁洪豪的第一感受。
  他发现在车队的这几年,自己能力突飞猛进的同时,越来越多元化了,“我在这里学到了我的专业学不到的东西,通过一些车企的反应来看,这个能力是需要我们具备的,这样对于企业来说,它对我的培养成本就会少很多,今后在就业上会有明显的优势。”
  不仅是个人的成长,2022年,Fury车队成立了“智能驾驶与车联网技术创新实验室”,面向全校招募硕、博士研究生,队员年级跨度从大一到博一,专业跨度从材料、电子、电气自动化到人工智能软件。梁洪豪是电气组组长,负责带新队员尽快熟悉岗位,学习知识。“我们的备赛周期变长了,所以有时间去好好带新人了。”
  看着新人们,梁洪豪觉得他们很幸福,以前都是给一堆资料,自己去看,没有人教,现在做什么都有人教。“对同学们来说,他们的成长比以前会快很多,你看,我有些东西,大四才懂,但是新人两个月就学到了,大家被逼着飞速地成长,我觉得这就是我在车队的意义吧。”
  提到新人,梁洪豪说出了他的期待,希望接下来他们能和车队一起,打拼出新的一片天。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柴枫桔

  让青春力量激荡,让青春正气昂扬。
  封面新闻长期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你心中的青年榜样”人选。
  哪些向前奔跑的身影曾感动过你?
  快来给我们推荐吧!
推荐方式
  欢迎通过封面新闻APP的爆料平台,推荐你心目中能够代表中国力量的青年榜样;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封面新闻微博、微信等平台的相关稿件下方留言,欢迎向我们推荐。
推荐标准
  年轻:14-40周岁。正能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甘于奉献。创新力:勤于学习,善于创造。引领风潮: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