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6 宽窄巷-
A16 宽窄巷 下载PDF 上一版 |
A16宽窄巷
  • ·发推文告知快没电了 火星探测器“洞察”号即将卸任
  • ·2亿年前昆虫偷吃虫卵证据被发现
  • ·深地实验揭秘古老恒星钙元素起源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发推文告知快没电了 火星探测器“洞察”号即将卸任

﹃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图据NASA

“洞察”号无人探测器传回的火星首张照片。新华社资料图片

“洞察”号发布的最后一条推文图片。

  2022年12月20日,“洞察”号发布了可能是它最后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洞察”号的身躯被灰尘沙土覆盖掩埋,远处地平线上闪着若隐若现的光。

“洞察”号发布最后一条推文

  这张发布在推特上的照片配上了一段文字:“我的电量的确很低了,所以这可能是我发回的最后一张照片。不要为我担心:我在这儿的时光既多产又安宁。如果还能跟我的任务团队联系的话,我会的,但我很快就要卸任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
  “洞察”号于2018年5月5日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射升空,在茫茫太空经历了近半年的飞行,于当年11月26日在火星艾利希平原成功着陆,开启了它原计划两年的火星探索。“洞察”号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火星的内部结构,探究火星震和火星内核等。其搭载的科学仪器包括地震测量仪、温度测量装置、“旋转和内部结构实验仪”、气象传感器和磁力计等。
  在火星工作期间,“洞察”号太阳能电池板上不断积聚尘埃,使其无法接收到足够光照,以至于发电量越来越低。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曾预测到了夏天结束时,“洞察”号可能就会结束它的使命。不过,“洞察”号却坚持工作到了12月。
  “洞察”号在火星工作的4年时间里,为人类带来了一项又一项的宝贵发现,带领人类对于火星有了更好的认识。

它曾经听过火星的风声

  2018年12月,就在“洞察”号降落在火星之后不到10天,NASA公布了一段仅有40秒的录音。这段录音由两部分组成:前20秒是一段来自火星风的原音,后20秒是将这段声音提高后的清晰版。这是人类首次“听见”火星的风声。
  这段20秒的原音是低沉的“隆隆”声,风由西北往东南方向吹,风速约为每秒5至7米。这与火星轨道上观测到的着陆区沙尘条纹方向一致。因为火星气压只有地球的1%,即使能传递声音也非常慢且十分低,需要重低音设备辅助才能听到。负责领导研究的首席研究员班纳特激动地表示:那就像海浪拍打的声音,亲耳听到这种声音的感觉,令人无法以言语形容。
  “洞察”号不仅带人类“听到”了火星的风声,还探测到了数千次尘暴。除了感受到风之外,“洞察”号搜集到了锋面、沙尘暴、气旋、次声和钻孔波等大气特征,从而更全面地让人了解火星上令人惊讶的现象。

它首次探测到火星震

  “洞察”号的机载地震仪已经探测到1300多次“火星震”,其中50多次具有足够清晰的信号,研究团队可以通过这些信号判断出“火星震”的位置。其中最大的高质量信号来自科柏洛斯槽沟,该地区显示了火星近期火山活动的证据。
  “洞察”号记录了2021年年中以来全部6次大型事件,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22年5月,火星曾发生了一次持续至少6小时的“火星震”,烈度为五级。
  “洞察”号搜集了关于火星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最新信息。科学家们发现,“洞察”号下方的地壳比预计的要薄,只有大约25-40公里厚。地壳第一层大约10公里,比最下层地壳薄一些。火星的核是熔融的,比预期的要大得多,半径约为1800公里。较低的密度意味着有较轻的元素与铁混合,从而降低了熔点。这有助于解释为何火星核自形成以来虽然已经大幅度冷却了,但仍旧处于熔化的状态。
  “洞察”号还通过地震波的方式调查了火星的上层地幔。与地球地幔相比,火星地幔有着更坚硬和寒冷的外壳,它的岩石圈厚约500公里。确定各层的组成和结构,以及热量从中渗出的速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火星表面的地质历史,特别是其维持生命的能力。

它观测到流星体撞击火星

  “洞察”号2021年用机载地震仪检测到了一次4级的地震,科学家后来确定是由流星体撞击引起的,而这次发现帮助NASA的火星侦察轨道器发现了火星地下的大块冰层。这次发现的冰层比以往任何一次发现的冰层都更靠近火星赤道,甚至可能为未来的宇航员提供饮水,因而这个位置也有可能在未来作为登陆点。另外这些信息也能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计算行星的年龄。

它发现冻结在地壳中的磁场

  “洞察”号是历史上第一台将磁力计带到火星表面的探测器,因此可以检测到火星的磁信号。
  火星由于迅速冷却,其熔融金属内核里还保留了一些电流。后来虽然火星磁场消失了,但是这些电流形成的磁场却被“冻结”在地壳岩石中。“洞察号”的磁力计发现,在地下60米到几公里之间的古老岩石曾经被磁化。根据测量,火星地壳磁化的残留物比预期强10倍。科学家对这些昼夜变化的磁信号很感兴趣,这些磁信号很有可能与太阳风有关。 封面新闻记者闫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