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来自高校的代表,四川旅游学院校长卢一从会上感受到了“稳就业保民生”的强烈信号。
由于人口多、底子薄、财政水平低,我省民生保障水平与经济大省地位仍不相称。会议明确,必须要在发展的基础上,集中各方面财力,加快发展更多民生事业,让更多的成果惠及人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省明年毕业大学生将达63万人,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和“万企进校园”计划,此外将综合施策促进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就业。
还要守住民生底线。财政厅厅长陈书平表示,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力度,推动我省部分在全国排位靠后的民生事项“升位”。
共同富裕也要探索试点。实现路径是实施中等收入群体递增计划,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切好分好。“通过‘提低、扩中、调高’,让中等收入群体占比稳定增加。”攀枝花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将力争为全省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会议提出,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会议对房地产市场、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生产等领域防范化解风险均作出部署。
“已经对重点城市和重点项目进行了摸底,并提出了对策。”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田文表示,明年,四川将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基础上,多途径解决新市民、低收入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分城施策推动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促进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过渡。
“管住火源是关键。”李天满介绍,12月初就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今冬明春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明确在重点林区推行网格化管理,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防火墙”。
安全生产方面,翟刚表示,将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执法行动,对工业企业的敏感点位、重点部位进行全面“体检”,牢牢守住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底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成栋陈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