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4 封面人物-
A14 封面人物 下载PDF 下一版 上一版 |
A14封面人物
  • ·《界》导演:将中国传统哲思融入科幻
  • ·生活服务广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用《易经》打开国风科幻动画

《界》导演:将中国传统哲思融入科幻

《界》中的女主李未

《界》参考了活字印刷术的文字变形过程

无人机“金吾”

  如果有机会成为众生之“神”,成为“神”的代价,是需要帮助系统开启人工智能主导人类的时代,你会作出怎样的抉择?
  在动画作品《界》中,身处人工智能研发组织的实习生李未,在直面人工智能系统中枢“枢机”的生死胁迫下,她可以选择成为万人之上的“神”;反之,她也可拿起手中的电磁脉冲笔,将该系统完全摧毁,可笔尖落下的瞬间,她也会成为植物人……
  绝境之中,何处逢生?作为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发起的“胶囊计划”系列作品中播放量最高的动画之一,《界》用不到10分钟的篇幅,讲述了一个未来世界人工智能实验的故事,并借此讨论科技智能与人类道德的边界。
  “其实,在国内关于科幻的影视作品中,探讨人性的题材还是相对比较少的。所以,这就成为我们创作的一个方向。”日前,在接受封面新闻的专访时,导演朱晓鹏说起了作品创作背后的点滴。虽说是一个不到10分钟的动画短片,他和团队的创作周期却长达14个月,可见其中庞大的工作量。

《易经》、鲁班锁轮番登场 要做就做属于中国的科幻

  “我可以让你成为……神”。空旷巨大的人工智能系统的中枢空间中,当实习生李未面对着系统扑面而来的压迫,系统的中心“枢机”如同活字印刷的字块一般,在空中不断变换姿态,组合成不同的字形向女主发出逼问,再配上诡异且有极强紧迫感的背景音乐,营造出的窒息感和紧张感,疯狂刺激着观众的神经末梢。
  细看之下,会发现在画面营造的空间中,有更多独属于东方文化的印记。譬如,在女主李未的思绪陷入混乱时,不断闪现在她脑海中的《易经》卦象;围绕在她身边的数台无人机“金吾”,如同监视器的眼睛一般,在扭转变换中露出冰冷的摄像头;女主手中可以销毁人工智能系统的电磁脉冲笔,造型神似古代女性的发饰簪子……诸如此类的细节,不胜枚举。
  “最开始构想作品时,我们就打定主意要走中国风。”朱晓鹏说,作为一部探讨人工智能的科幻题材动画,很容易走入同质化的路径中,陷入与前作相差无几的重复创作。“记得讨论时,我们的主创之一陈钻无意中说了一句:‘我们要做就做属于中国的科幻’。”于是,做中国风的科幻,奠定了作品《界》的创作风格和要走的道路。
  “做中国风的科幻”,看似是一句嘹亮的口号,但是落到作品之中,倘若只是在视觉上堆砌中国传统元素,未免有些牵强附会。朱晓鹏也提到这一点,他与团队不愿只是在视觉的设计上展示一些“中国风”的成分,“我觉得要从作品的故事内核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想来想去,朱晓鹏想到了《易经》。
  “首先,《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其实采用的是二进制。而如今的计算机语言,也是用的二进制。在一部探讨人工智能科技发展与人性道德关系的科幻作品中,引入中国古老的道家文化所带来的哲思,似乎是最适合不过的了。“道家文化提倡顺从自然。人类作为自然中的一部分,由其创造出的人工智能是否属于‘自然’?我们也抛出了这样一个疑问。”而在人工智能系统启动时闪现卦象,也对应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
  还有片中数次出现的无人机“金吾”,带给了女主极强的压迫感和被监视感,其设计也是参考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榫卯结构。全片没有一句人声,而是用砖块垒起来的文字传递人工智能的系统信息,而这些砖块在空中不断变形、拼装成文字的过程,其灵感来源于活字印刷版,还借鉴采用了鲁班锁的造型。“我还特意买了一套鲁班锁套装,给团队的小伙伴研究,就是为了要做砖块变形组合的效果。”朱晓鹏说。
  不仅于此,片中还有许多不可忽视的细节,暗藏着独具东方文化的基因:女主的姓名为“李未”,而李姓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姓氏,“未”则是天干地支中的一支,其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这些都是我们创作时埋进作品中的‘小心思’,没想到都被观众看到并解读出来。”朱晓鹏说。

围绕人工智能道德边界的实验 更重要的是抛出这个议题

  是要成为“神”,还是阻止人工智能“统治”人类世界?千钧一发之际,李未的内心几度纠结,挣扎着指责系统“你无权为人类做选择”,随后举起手中的电磁脉冲笔,狠狠地刺向了系统中心,摧毁了这个想要凌驾于人类的人工智能系统……
  可是,画面一暗,李未躺在一堆机械废墟之中,随着镜头的逐渐拉远,她残破的面容显露在观众的眼前:凌乱的机械、线路、芯片等构成她的躯体。随后,“实验数据样本实现自我摧毁”的字幕显现,画面戛然而止,片尾的字幕浮现……看到此处,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惊恐感袭上心头,网友会恍然大悟道:“原来李未是人工智能机器人。”
  “其实前面的大段内容都是在铺垫,就为了最后的反转。”朱晓鹏说,在故事的最后一刻,观众会产生一种“惊悚”“细思极恐”的感觉,这也是他们想要观众感受到的情绪,是关于“刺”和“麻”的极致情绪。
  一个人工智能的机器人,选择摧毁自己和系统,只为了拯救人类;而人类工程师创造了人工智能,却虚拟了一个场景,来实验机器人是否具有人性……这部作品所抛出的议题,就如同片名《界》所展示的那样,探讨的是科技智能与人类道德的边界。
  “女主在片中的最后才被揭露是机器人,但她应该是全片最具人性、最像人的一个角色。这样的‘高反差’,才能完成最后的‘大反转’。”朱晓鹏解释,倘若不是看到女主躺在一片机械废墟之中,也许观众很难相信女主的机器人身份。因为最初在人物设计时,无论是从外形还是剧中的人物表现,李未无疑是最具有“人性”的角色。
  在李未的脸上,团队还特别设计了“梅花”的疤痕,这本是其作为机器人的印记。“选择梅花也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中,梅花代表了高洁和坚强的品质。”朱晓鹏谈到了人物设计时的更多细节。
  那么,人工智能的道德“边界”到底在何处呢?当一个机器人选择牺牲自己“拯救”人类时,她所具有的“人性”是否让她走向毁灭?采访中,当记者追问起《界》这一作品,到底想要向观众传递怎样的内核时,朱晓鹏轻轻一笑,并未给出直接答案,“一个作品出来,可能每个观众从中得到的答案都会不一样。对创作者来说,会有创作者的角度诠释,但更重要的是作品所抛出的议题。”
  在播出平台,不少网友都看到团队暗藏于片中的细节。特别是关于传统文化的呈现,观众在惊喜之余更看到了东方美学在科幻动画作品中的另类呈现。“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取之不尽的智慧,也是目前我想要去创作的方向。可能用尽我的一生去挖掘,都创作不完。”朱晓鹏说。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