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要闻-
A3要闻
  • ·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 ·(上接02版)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上接02版)

  

(上接02版)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湖南省郴州市委书记吴巨培代表说,十年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当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水青山真正成了金山银山。实践证明,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十大报告中,“人民”是贯穿其间的核心关键词之一。
  “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报告亮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呼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红船起航地”,浙江嘉兴南湖区。过去19年间,96345服务热线24小时“不打烊”,累计接听电话470多万次,群众满意率超过99%。
  “红船,凝聚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仰,初心和信仰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96345社区服务求助中心党支部书记骆叶青代表说。
  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前进道路上的不竭动力。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部署绘就未来发展的“施工图”——
  在经济方面,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在科教方面,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在法治方面,部署“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生态方面,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
  “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关键要进一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报告科学回答了复杂形势怎么看、高质量发展怎么办等问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指明方向。”辽宁省阜新市委书记胡涛代表说。
  作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阜新市经过20多年努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已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反复研读报告,福建省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代表更加坚定信心:“我们要立足新起点,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以开放姿态拥抱全球市场。”
  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越是接近胜利的彼岸,越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面向未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代表心潮澎湃:“从‘雪龙’号到‘雪龙2’号,‘双龙探极’背后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跃升。我们将以极地探索的热情和勇气,不断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攻坚克难、破冰前行!”
  我们通过奋斗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我们还要继续前行。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汇聚起14亿多中国人民的磅礴伟力,我们就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