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滩水电站创六项世界第一 被誉为水电行业的“珠穆朗玛峰”
白鹤滩水电站泄洪洞正在泄洪。王孝海供图
2021年6月10日拍摄的白鹤滩水电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完工交付的转轮。新华社发
工人对白鹤滩水电站发电机组所需的转轮进行局部消缺处理。 新华社发
白鹤滩水电站右岸主厂房。
(资料图)
北纬26°91’,东经102°93’,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与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金沙江峡谷上,一座全球在建装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拔地而起。
金沙江上,陡壁丛生,江水滔滔。巨大的落差,让无数代水电人在此找寻中国水能发展的契机。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发源,穿行于川、藏、滇三省区之间,形成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金沙江是“西电东送”的主要电源点。而白鹤滩水电站,是这条大江能源开发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鹤舞金沙”,这个建成后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创下6项世界第一。左右岸16个机组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其研制、安装调试难度远大于世界在建和已投运的任何机组,被誉为当今世界水电行业的“珠穆朗玛峰”。如今,白鹤滩水电站正以鹤立群雄的姿态,告诉世人中国水电建造的新实力。
9月22日,万众瞩目下,白鹤滩水电站左岸机房内,液晶显示器上的数字不断跳动,白鹤滩水电站8号机组顺利通过并网调试72小时试运行,正式转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左岸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白鹤滩水电站工程枢纽部分设计总工程师陈建林说,单机百万千瓦是整个水电站最为独一无二的标签。
“单机百万千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陈建林说,在白鹤滩水电站前期论证过程中,发现白鹤滩的流量和水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达到百万千瓦标准。在此之前,总发电量世界第一的三峡大坝单机发电量也只有70万千瓦。“要建造百万千瓦的单机容量,没有任何标准可以参考借鉴。”他说。
如何建成单机百万千瓦发电组?“对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东院)来说,最重要的是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制定机组的各项指标标准。”陈建林说。
为了不浪费白鹤滩水电站的天然优势,华东院专门成立了相关课题组,联合业界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论证工作,成功提出了百万千瓦机组可行的研制参数指标,包括运行方式、叶片型式、转轮加工方式等,从而指导我国制造厂自主研制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白鹤滩水电机组。
千百次试验,千百次论证,历经多年心血,2021年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1号和14号发电机组正式发电。当天,看着控制柜上跳动的数字,听着厂房机组轰鸣的声音,参建人员热泪盈眶。而单机发电量百万千瓦这一成就,实现了中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跨越,登上了当今世界水电行业的“珠穆朗玛峰”。
陡峭的崖壁间,一个300米级特高级拱坝横跨江面,709米弧长的拱形大坝宛若一块“盾牌”,守护着背后206.27亿立方米的金沙江巨大水库,见证滔滔江河化电向东。20世纪50年代,国家就着手白鹤滩水电站的相关规划,但大坝从选址到落成,却花了半个多世纪。
作为坝高达289米的300米级特高混凝土双曲拱坝,白鹤滩水电站大坝需要克服背后巨大水库带来的约1650万吨总水推力。这相当于1.5万多个长征五号火箭的推力。
水电混凝土大坝都面临一个“魔咒”——无坝不裂。“面对如此大的推力,大坝一旦开裂,后果不堪设想。”陈建林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白鹤滩水电站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开始了精巧的“设计和建造”。
为了确保大坝的安全稳定,设计师们将坝身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都设计成弧形,形成精巧的双曲拱形结构,同时“借力打力”,将巨大的水推力传到两侧,借助山体反作用力,保持坝体的稳定平衡。
由于白鹤滩大坝两边地形复杂且不对称,设计师们通过精妙的结构设计,让大坝每一处都受力均匀,使其不仅能承载巨大的水推力,也成为世界上抗震设防标准最高的300米级高坝。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这一世界级难题,也是摆在大坝修建者面前的一只拦路虎。800余万方混凝土,如何保证不开裂?
工程师们不断研发试验,首次运用自主研发的低热水泥混凝土,并突破温度控制的理论和技术,确保大坝水泥混凝土“不裂”。为能够实时了解和感知大坝动态,工程师们还在拱坝体内预埋了上万只传感器,通过智能技术掌握施工全过程,成功建成智能无缝大坝。
即使有着锦屏二级水电站、杨房沟水电站等多个大型水电站设计修建经验,对陈建林而言,白鹤滩水电站仍是其职业生涯中截至目前最难的一个。而难上加难的,是地下工程的挖掘。“就像一个黑盒子,根本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的。”陈建林说。
要将16个重量超过8000吨的百万千瓦水电机组装在陡峭的山体下,意味着需要在左右岸掏出两个长约450米、宽34米、高88.7米的“庞大宫殿”,相当于要在地下挖出两个足球场。而这个“黑盒子”里面的地质条件,陈建林用“充满了不确定性”来形容。
指针拨回到2014年,地下厂房启动首层开挖,“一定要保证地下厂房安全”是其修建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难度比修建大坝高得多。”陈建林说。
2018年元旦前几日,在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小桩号部位,围岩变形连续几天出现了突增,单日最大增幅超过4毫米,大大超过了每天0.2毫米的允许变形增量,连续超过了“预警”和“危险”两个等级。
面对如此严峻的围岩变形突变,陈建林率领设计团队立即紧急攻关,及时拿出了应对方案,并迅速与参建方达成了共识。经过灌浆、增强预应力锚索等方式,成功将其补强加固,及时避免了危险的产生。
2019年,历时50多个月的精心“打磨”,这个总长438米的地下厂房终于建成。
白鹤滩水电站两岸地下洞室群规模宏大,规模达世界第一。左右岸的引水发电系统及附属洞室、施工洞室、交通洞室,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洞室群,两岸地下洞室总长达217千米,地下洞室的总开挖量达2500万立方米,足够填满两个西湖。
从2011年2月正式启动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到2022年9月左岸全部机组成功发电,12年工期,无数水电人在白鹤滩辛苦耕耘,先后攻克了40多项世界级难题。水轮发电机单机容量为100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地下洞室群规模世界第一、圆筒式尾水调压室规模世界第一、300米级高拱坝抗震参数世界第一、无压泄洪洞群规模世界第一、首次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六项世界第一,让这个联系川滇、横跨金沙江的“电力巨无霸”有了更骄傲的头衔。
陈建林说,白鹤滩水电站的每一个地方都是壮举。在他的眼里,白鹤滩水电站就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在几代水电人的不断“调教”下,这个不听话的孩子慢慢长大,将金沙江流水化成滚滚电流送到长江那头,化作千万照明点亮万家灯火。“荣耀、欣慰、骄傲。”当看到一台台百万千瓦机组顺利投产发电,陈建林心中感慨万千。
白鹤一跃金沙亮,现在的白鹤滩水电站仍在为早日实现所有机组发电而不断努力,白鹤滩水电站背后的故事也还在继续。未来,这个承载中国电力最核心竞争力的大国重器,还将在金沙江上谱写属于自己的辉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