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宽窄巷-
A12宽窄巷
  • ·北宋名相吕大防的成都印迹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北宋名相吕大防的成都印迹

吕大防《示问帖》。

吕大防曾对成都合江亭进行重建。

  

□贾登荣

  吕大防(公元1027年-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宋史·吕大防传》介绍他说:“身长七尺,眉目秀发,声音如钟。自少持重,无嗜好。”查看吕大防生平不难发现,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曾先后在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等四朝担任永寿县令、著作佐郎、太常博士、监察御史、翰林学士,最后升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被封为汲郡公;吕大防还是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丰厚遒劲,稳健有度,传世墨迹有《示问帖》。
  这位祖籍陕西的北宋名相,曾经两度与成都结缘,先后担任过青城县令和成都太守。在他与成都的两次“亲密接触”中,留下了坚实的印迹,书写了感人的故事,成为一笔宝贵的遗产,千古流传。


制止“大小斗”设障防外敌

  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34岁的吕大防离开首都,出任成都治下的青城县县令。
  早在担任青城县令之前,年纪轻轻的吕大防就已经颇有建树,政声在外。宋仁宗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进士出身的吕大防开始担任陕西长寿县(今陕西永寿县)县令。当时,永寿县城没有水井,人们要到很远的山谷去挑水吃,生活十分不便。吕大防听说后,便在县城周围巡行,最后找到两处山泉,打算采取疏导的办法让泉水进入长寿县城。不过,由于地势错落,高低不平,人们都怀疑吕大防的想法能否实现。但吕大防采用春秋战国齐国稷下学宫所著《考工记》中的“水地置泉法”,不到十天时间,就将两处山泉疏导为渠,引入县城,解决了长期困扰百姓的“吃水难”问题。当地百姓感念他的功绩,故而将引入县城的山泉称之为“吕公泉”。
  到达青城县不久,吕大防便微服私访,深入百姓中了解民情。在暗访时,他发现一个严重问题:当地的官员利用“大斗进、小斗出”的办法欺压百姓,百姓敢怒不敢言。原来,宋代对地方官员的俸禄采取一项特殊的政策——“圭田”制。也就是把公家储存的土地拨给官员们一些,他们将这些田地租给当地农民耕种。为了赚取更多的收益,一些官员想出了一个馊主意:秋收时收农民的粮食时,用特制的大斗收;而来年借给农民粮食时,却使用小许多的公斗,这样就可以获得三倍之利。吕大防马上向地方官员们宣布:必须采取“均定放出纳进,以平均其值”的方法,并在青城县推行,深得百姓欢迎。不久,这件事传到了宋仁宗赵祯那里,赵祯立即诏令“立定法禁”,要求做到“一路全输送租给官府,用概器给还”,坚决反对“大斗进、小斗出”的办法搜刮民脂民膏。
  青城,与汶川山水相邻,而汶川又与西夏少数民族相接,是重要的军事要塞,所以,宋朝当年在这里布置有军队扼守,并设置了一个行政建制单位——永康军。吕大防担任青城县令后,很快就在高山上秘密设置防守哨位,派人巡逻;同时禁止上山砍柴采摘,以保护所设置的哨位不被人发现,达到秘密监视敌方的目的。
  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龙图阁直学士韩绛前来四川担任成都太守。在巡视青城县时,他听到人们对吕大防的赞誉之辞,又亲眼看到了吕大防治理青城的成果,不禁对这位县令刮目相看,称赞吕大防有“佐辅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回到成都后,他便给朝廷上书,鼎力举荐吕大防。很快,吕大防离开了青城,回到开封,出任盐铁判官。


创办织锦场 重文兴教育

  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55岁的吕大防再次奉命来到蜀地为官。这一次,他是以龙图阁直学士身份出任成都太守。在担任成都太守期间,他创办织锦院,修葺杜甫草堂,增加教育投入,大量刊刻书籍,为成都乃至整个四川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社会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大胆创新,织锦院应运而生。北宋初年,沿用唐代税收以征丝织品为主,官府“预支丝、红花、工直与机户雇织”,先将丝织原料发放给登记在册的织户,到时按册收取成品。由地方官吏向机户摊派任务,发给原料,限期收回成品,岁贡朝廷。由于官府对蜀锦质量要求苛刻,限期紧迫,加之官吏从中舞弊,克扣原料,致使织户到期往往不能交付产品,更不能保证蜀锦的质量。吕大防到成都就任以后,破天荒地创办了官办的织锦工场——成都锦院,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民间织户的困境。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吕大防给朝廷上了一则奏章,对改革织锦织造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用军队里的工匠来织锦,不但解决了民怨,而且保证了及时交货和产品质量。为了证明这一点,吕大防特意附上这些官办织锦场工匠织造的锦、透背、鹿胎等。吕大防独辟蹊径的做法,得到了朝廷的许可,从此,官办的成都织锦院问世了,并一直保留了下来。
  礼遇先贤,重建杜甫草堂。吕大防在成都干的另一件好事,就是“复作草堂于旧址,而绘像于其上”。公元760年春天,杜甫在浣花溪畔建起了草堂。公元765年,杜甫的好友,时任西川节度使的严武去世,杜甫没有了依靠,不久便离开成都。杜甫离开四川后,草堂故居日渐破损。60年后,当唐朝进士雍陶游历杜甫草堂时,眼前是一派荒凉颓败景象,他曾写诗感慨。五代时期,“花间”词派的韦庄在成都做官期间,多次沿浣花溪寻访杜甫旧居,但“芜没已久,而砥柱犹存”,只好依杜甫故居旧址重建一间茅屋。而200多年后吕大防任成都太守时,杜甫草堂早已荒草丛生,这位对杜甫充满敬意的太守开始重修杜甫草堂,并且在草堂壁上绘制杜甫画像,供人瞻仰。吕大防的举动,使杜甫草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纪念性祠宇,后世的修缮都在吕大防的基础上进行。
  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吕大防在担任成都太守时,非常重视教育的投入。他“岁于蜀州拨州学钱二百千,导江县百千,与成都府赡生员,其见管田增给为十顷”。在他的努力下,成都的官学不断增加,此后的科举考试中四川的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北宋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更多成都人、四川人的身影。这,不能不说与吕大防重视教育密切相关。
  注重文明传承,刊刻大量书籍传世。吕大防知道,一个地方的进步,与文化的兴盛是分不开的。所以,他在担任成都太守期间,十分注重文化成果的收集整理,并加以印刷保存。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对西晋著名史学家常璩《华阳国志》的印行。在此之前,《华阳国志》这部名噪神州的史学著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版本,而只有零零星星的手抄本传世,这些手抄本风格、体例也不统一,错讹百出。为了让这部史学著作传承下去,吕大防组织力量,对种种手抄本进行勘校,最后印刷成书,并亲自为这部著作写了“序”。自此以后,《华阳国志》有了统一的版本,并流传下来。在印行《华阳国志》的同时,吕大防还指导编印了《杜甫诗集》及《杜甫年谱》、《韩愈文集》及《韩愈年谱》等。


诗文赞成都名篇千古传

  吕大防是一名学者型的官员。他勤政爱民,而且文学情结浓厚。他在成都为官期间,既办了大量实事好事,也写下了不少赞美成都风景名胜的诗文,至今流传。
  吕大防在青城当县令时,多次攀临青城山,拜访山中宫观,访问历史古迹。美景人文激发了他的灵感,一首首诗歌从他心中喷涌而出。其中脍炙人口的当数《储福宫》与《飞赴山》。在《储福宫》里他咏叹道:“天峰三十六,寒拥翠微宫。泉落松萝月,云生几案中。”自然风光与宫观建筑相守相望,互为衬托,更让青山添妩媚。在《飞赴山》里他写道:“最胜西峰下,林梢四望亭。江山观掌握,梁益布丹青。”他以为,青城山最美丽的是西峰脚下,那里有亭台楼阁,驻足其间,可以观望大好河山。吕大防对四川的一草一木也充满情感。他还写过一篇《瑞香图序》,对成都的花草大加赞赏。
  吕大防到成都担任太守后,利用公干之余,经常踏访这座城市的人文名胜,写下诗文加以赞美。最为后人称道的,还是他所作的《合江亭记》。
  合江亭位于成都市区府河与南河的交汇处,最初是由唐朝西川节度使韦臬所建。但经历唐末战乱到了北宋时,合江亭早已经凋敝破败。于是,吕大防对这处名胜进行了重建,并亲笔写下了《合江亭记》:“沱江自岷而别,张若、李冰之守蜀,始作堋以揵水,而阔、沟以导之,大溉蜀郡、广汉之田,而蜀已富饶。……从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作者将四川治水的历史、治水的方式,以及合江亭的来历、用途、变化、风貌等一一道来。这篇仅300余字的《合江亭记》,成为人们了解成都过往历史、人文、风貌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