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8 四川-
A8四川
  • ·勇挑重担当好“人民公仆”
  • ·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 以更高标准干在实处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四川省发改委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统筹处

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 以更高标准干在实处

四川省发改委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统筹处荣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四川省委组织部供图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是公务员表彰奖励的最高荣誉。今年,更是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这项表彰活动。8月30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统筹处(以下简称统筹处)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这一荣誉,我们倍感鼓舞振奋,这既是组织和人民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统筹处处长李海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同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规划纲要,明确将成渝地区打造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共建机制
一盘棋思维更加牢固

  巴山连蜀水,川渝一家亲。记者了解到,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成立了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与重庆在两省市发展改革委共同设立联合办公室,统筹处具体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办公室日常工作。
  自2020年起,统筹处会同重庆方面筹备召开5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5次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每次会议都有重要举措推出。
  不仅如此,双方每两个月还召开一次联合办公室主任调度会,截至目前已召开15次会议,协调推动两省市党委政府安排部署落地落实。川渝两地开启了多个领域的务实合作,勠力同心,相向而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入“快车道”。

共绘蓝图
一体化理念深入人心

  围绕“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统筹处积极协调推动,会同重庆方面争取国家印发实施一批重大专项规划,组织制定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加强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行动方案等20余项政策文件。
  此外,统筹处聚焦民生急难愁盼问题,协调推动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研究推出户口迁移迁入地“一站式”办理、普通门诊和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全税费种集成申报、市场主体注册登记一体化服务等便民惠企举措,让两地群众和市场主体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共搭重大功能平台
创新改革取得突破

  合作平台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载体,对深化川渝全面合作起着创新试验、示范引领作用。
  2020年以来,统筹处牵头制定《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围绕突出特色优势、集聚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经济,率先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规划建设10个区域合作功能平台。
  目前,8个平台已经两省市政府批复设立,川渝高竹新区组建全国首个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遂潼天然气产业园、内荣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等产业合作项目开工建设,首届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成功举办;川南渝西、万达开两个平台总体方案已报国务院争取国家层面批复。

共建重大项目
可视化成效日益突出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项目的带动示范作用不可或缺。
  自2020年以来,川渝合作的重大项目成果丰硕,2020年、2021年,重庆、四川已先后滚动实施31个、67个合作共建的重大项目,有效带动了双城经济圈建设。而在今年,两省市合作的重点项目数量再次迈上新台阶。
  2022年,川渝实施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160个,估算总投资约2036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835亿元。截至7月底,160个川渝两省市共建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共有153个实现开工,完成投资1287.5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70.2%。
  数据显示,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39万亿元、增长8.5%,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特征初显。这一项项成绩,凝结着统筹处全体人员的热情与汗水,对于未来,他们同样充满了信心。
  “我们将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以更高标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把组织和人民的重托转化为实际行动,落实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具体工作中,践行在一份份政策文件、一个个具体项目、一件件民生实事上。”李海蓉表示,统筹处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业绩,充分展现新时代公务员最亮丽的风采。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