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深读-
A13深读
  • ·阅读是在热浪中眺望清凉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阅读是在热浪中眺望清凉

《起初·纪年》

《鹊桥仙》

《椿树峁》

  《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

“中华经典通识”丛书第一辑

《孙犁年编》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燕食记》

《中国十二时辰》

  《修炼好文笔:人人都能妙笔生花》

  

封面书单·八月

  不断攀高的滚滚热浪,诗人脚步踏空式的失恋,电影《隐入烟尘》中细微但令人动容的真爱……沸腾之世,审美者仍有一方清凉世界。卓越的作品不是孤岛,它诞生于群体之中,以婉转晶莹的形式,对照现实人生。平心静气,读一部气息绵长的作品吧。
  阅读中,去遇见江南水乡小儿女,领略近代百年岭南史,感知大凉山深处的心跳,回望40年前一群北京青年在陕北山村里追寻知识之光的动人场景。北大教授罗新在一则墓志铭里读懂了一个1500年前普通宫女的一生;王朔一个猛子扎进时间长河,15年“露头”出来,给我们讲汉武帝的故事……
  读这几本书,将来我们回望,这个八月不只有高温,还有认真耐心走进的一个个深远的心灵世界。

王朔真正意义上的虚构小说《起初·纪年》
王朔著新经典&新星出版社

  自2008年出版《和我们的女儿谈话》,王朔已经14年没有推出新作。沉寂的10多年,皆是为《起初·纪年》系列作品做准备。王朔讲述了从汉武帝亲政到去世五十多年的人生,以及生活在他的时代众多立体饱满的人物各自跌宕起伏又彼此交织的经历,构成了群星闪耀的故事之网。对于这部新作,王朔称:“我以往的作品多少都在写自己,可算作‘非虚构’,只有这部作品,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虚构小说。”

孙犁忘年交30年编撰而成《孙犁年编》
段华著人民出版社

  孙犁的创作生涯有两个高峰,早年的《白洋淀纪事》纯真质朴,晚年的《芸斋小说》老辣深沉,滋养了大量读者,启发了众多作家。作为孙犁的忘年交,段华潜心于孙犁作品研读,追踪和搜集孙犁的相关资料。30多年终于集腋成裘,写成40多万字的《孙犁年谱》,是一部孙犁研究的拓荒之作。2022年孙犁逝世20周年,《孙犁年谱》出版发行。

叙事魅力为学术作品插上翅膀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罗新著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北大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罗新以北魏宫女王钟儿漫长而跌宕起伏的一生为主线,并以她的眼睛去看身处的时代。全书采用25幕“舞台剧”展示,叙事风格多是看不出任何情感色彩的文献式陈述。但《漫长的余生》的表述非常自然,很有讲故事的亲切感。在保持严谨的史学规范基础上,通过有文采的词句,进行适当的、节制的情感抒发,无疑会为学术作品插上飞翔的翅膀,带领读者更深体会历史的韵味。

一个吴侬软语里的江南故事《鹊桥仙》
萧耳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才子佳人、烟雨水乡,历朝历代文人的作品,尤其是古诗词,培植了一个美丽、富饶的文化-地理概念“江南”。《鹊桥仙》追忆运河边的大码头——江南古镇“栖镇”的纷纭往事,书写了数位小镇少年的成长故事。身为江南女子的萧耳,从小生活在运河边的塘栖镇,说着一口地道的吴语。书中对方言进行适当的运用,也让这部小说散发着独特的语言魅力以及浓郁的江南水乡人文气息。

江南岭南风日好,世道味道总关情《燕食记》
葛亮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葛亮最新小说《燕食记》延续其既往的美学风格,以荣贻生、陈五举师徒二人的传奇身世及薪火存续为线索,借美食之跌宕故事,生动描摹出中国近百年世态人情的变迁,堪称“岭南梦华录”。评论家杨庆祥认为,这部小说是“对中国文学地理创作版图的一次推进。”

将学术成果变为公共知识
“中华经典通识”丛书第一辑
陈引驰主编中华书局  

“中华经典通识”是一套专家学者为大众解读传统经典的“大家小书”。丛书第一辑含五种:《〈资治通鉴〉通识》《〈老子〉通识》《〈庄子〉通识》《〈西游记〉通识》《〈红楼梦〉通识》。作者都是该领域卓有建树的一线学者。作为这套丛书的主编,陈引驰教授提出的要求是,写作者除了提供关于这部经典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知识,还要能传递学者对人生、对学术的思路与“智慧”。“通识”系列,力求兼具学术严谨性与通俗易懂,将学术成果变为公共知识,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用“十二时辰”讲述12个脱贫故事《中国十二时辰》
李舫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在最新散文集《中国十二时辰》里,李舫巧妙地使用十二地支与12个地方相对应,写出12篇文章。李舫给每篇文章赋予一个核心关键词。比如与“子”对应的《壤塘,壤巴拉居住之所》,关键词是“天堂”;与“丑”对应的文章《长缨——西海固,我的土地我的母亲》,关键词是“长缨”;与“寅”对应的文章《高山之上的凉山彝族》,关键词是“觉醒”;与“巳”对应的文章《来自十八洞村的答卷》,关键词是“回响”……回望过去几年深度走访的12个地方,让李舫印象最深刻的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了写好凉山的扶贫故事,我曾3次专门去当地走访,同时阅读了很多关于彝族历史的书籍。”

50后计算机博士的陕北往事《椿树峁》
谢侯之著中华书局

  谢侯之跟史铁生是同时期到陕北插队的北京青年,两人有着共同的难忘记忆。史铁生在其自传体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里,描写了他在陕北的插队生活。日前出版的谢侯之的散文集《椿树峁》,也是写当时的陕北生活。有点类似《平凡的世界》,《椿树茆》采用方言土语,文笔自然朴实。作者和少年小伙伴们与当地质朴百姓的日常来往,勤奋自学、努力向上的生命经验,超越时光,散发出馥郁的馨香。

《百年孤独》译者写起了幻想文学《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
范晔著顾湘绘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自称“猫科动物之友”的北大西语教师范晔,用文字创造了种种古怪可爱的小动物和它们的奇妙故事,顾湘还为全书配上插画,让书里的幻想动物世界愈加丰富可触。范晔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北京大学教师、西语文学译者,译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波拉尼奥的《未知大学》等作品。在书中,范晔按照现代动物学归类方法,虚构了40多种动物,还煞有介事地为它们编了拉丁文名字。乍一看以为是科普书,其实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散发出幻想文学的独特魅力。

写作不再只是作家的秘事《修炼好文笔:人人都能妙笔生花》
叶开著上海贝贝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如今信息时代,写作早不再只是作家的秘事。但除了极少数人,写作能力基本都不是天然获得的。叶开作为一名资深编辑、作家,他讲写作,不走纯理论路线,而是以古今中外耳熟能详的作品为例,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不光易于理解,实际操作度也非常高。比如作者为跃跃欲试的写作者,拆解出动手写作的三个步骤。首先,写作者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情况,找准方向。比如,你是“社会型写作人格”还是“自我型写作人格”?自我型写作人格,更适合在写作中剖析自己,书写人生中的复杂情绪和各种冒险,写成长中的打“怪”过程;社会型写作人格,会更关注外在世界,适合构思玄幻、武侠等类型文学,创造一个世界,在写作中掌控人物命运。封面新闻记者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