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要闻-
A3要闻
  • ·四川消防解决10.3万人饮水难题
  • ·翼龙无人机出马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 ·“滴水不留”全用于电力保供
  • ·四川发布高森林火险红色预警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为缓解四川旱情

翼龙无人机出马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8月25日,翼龙-2H无人机参与实施人工增雨作业。(航空工业成飞供图)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邹阿江)8月25日,中国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翼龙-2H无人机成功参与实施由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联合四川省气象局等单位组织开展的大型无人机人工增雨作业。预计本次天气过程将持续至29日,气象部门将密切监测气象条件,抢抓有利时机持续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当日中午12点46分,翼龙-2H无人机从海拔约3500米的阿坝红原机场滑行起飞,按照任务要求在机场以南地区进行人影作业。飞行过程中,翼龙-2H无人机大气探测、催化剂播撒等功能正常,无人机系统工作正常、状态稳定,性能满足项目要求。
  下午4点36分,无人机顺利降落,共计飞行3小时50分钟,最大飞行高度7500米,使用点燃碘化银焰条20根。
  据悉,此次作业的翼龙-2H无人机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无人机,可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具有“可精确探测、可迅速响应、可实时控制、可精准评估、可灵活拓展”的特点和“作业范围广、安全性能好、催化效能高、运营成本低”等优势,能为人工影响天气监测、指挥作业和效果评估提供基础支撑。
  此次作业的地点呈现海拔高、纬度高、温度低、气压低等特点,易造成人员、装备“高原反应”;同时,此次作业的气象条件复杂多变,风速风向变化较快,云层较厚,极易结冰。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性使用翼龙-2H大型无人机在高原成功开展人影作业,验证了“翼龙”的高可靠性和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表明了“翼龙”具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意味着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了里程碑意义的进展,对拓宽全球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场景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也为全球气象事业贡献了真实数据与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