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温下的“百态人生”:
7月7日,成都抚琴街南一巷,不少市民在此喝茶纳凉。
门卫张先生在遮阳伞下工作。
最近几天,成都好似“蒸笼”,不少网友调侃,天气热得像“烤盘”,走在街上都是“熟人”……
7月7日,成都市气象台对4日9时40分发布的高温橙色预警信号进行第3次确认。
气温居高不下,成都人如何消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走上街头,带你看高温下的“百态人生”。
在成都市青羊区光华东五路一个小区门口,记者看到,这里摆放着一把大型遮阳伞和一架雾化电风扇,门卫张先生站在遮阳伞下开展日常工作。
张先生说,他们的工作分为白班和夜班,12个小时一班。他说,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上白班很热,夜班虽然没那么热,但要和蚊子“斗智斗勇”。尽管如此,他表示,最近几天确实比较热,更喜欢上夜班。
面对成都持续的高温天气,张先生说:“物业公司也采取了应对高温、降温避暑的措施,特别是针对门岗工作人员,配发了遮阳伞、雾化风扇、清凉饮品、藿香正气液。”
祁先生是一名网约车司机。30多年前,他从青海来到四川,在成都安了家。如今,说着一口地道四川话的他称自己是“半个成都人”。谈及成都和家乡的天气时,他说:“还是成都要热一点。”
这两天,成都气温居高不下,祁先生说:“刚坐进车里时,坐垫都是烫的,不是一般的烫。”他说,出车前,他会提前将车内空调打开,等温度降下来再坐进车里。
祁先生说,车内开了空调,他觉得不是特别热,但最近几天有乘客反映车内很热,但空调温度已调到最低,只能调整出风口,尽可能让乘客凉快一点。他还说,最近订单比较多,“可能是因为太热大家都不想走路。”
杨女士一家是乐山人,在成都做了近10年生意,现在他们一家在成都抚琴街南一巷经营着一间茶馆。
走进抚琴街南一巷,这里有几间茶馆并排营业。巷子中间几棵树为茶客们提供了天然的乘凉场所,巷子入口处摆放着20多张小茶桌,上面撑着各种各样的遮阳棚和遮阳伞,茶馆门口大多都放着一台电风扇,在这炎炎夏日为大家提供着一方纳凉地。
张女士经营的茶馆在巷子稍里处,她说:“在室外多坐一会儿衣服都要被汗水打湿,即使开两台电风扇也无济于事。”她说,正因为如此,最近茶客也变少了。
此外,杨女士一家还经营着一家餐馆,就在茶馆隔壁。为了解暑,他们经常会熬制一些冬瓜绿豆汤,受到客人的追捧。
在抚琴街南一巷的一间茶馆里,一位银发老人拿着一把不大的扇子,安静地坐在藤椅上。
王奶奶今年88岁,对她而言,自然风吹起更舒服,到茶馆纳凉、去公园散步就是最好的消暑办法。
“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我吹了风扇和空调会不舒服。”王奶奶说,她更喜欢扇子带来的丝丝凉意。
记者注意到,除了扇子,王奶奶还准备了一块方巾,用来擦去额头上的汗。“我出门一般都会带扇子和汗巾。”王奶奶说。
最近,王奶奶也觉得气温高了不少,热了不少。有时热出汗了,她也愿意打开风扇,隔得远远地感受这份夏日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