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喧嚣中,总有一声叫卖格外独特。它酿出了北京胡同里的欢笑,徘徊在胡同里的三轮车上……故乡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庞,我永远也忘不了。
小时候的记忆里,北京胡同里的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我最想听到的就是糖葫芦大伯的叫卖声。糖葫芦那一个个大山楂,红艳艳的,比过年挂的灯笼还红。外面裹的一层糖浆,晶莹透亮,老远都能闻着香味,只要看一眼,连心都是甜的。
“卖糖葫芦啰!”是糖葫芦大伯来啦,我连忙跑到爷爷跟前问:“爷爷,可以给我5元吗?我想吃糖葫芦。”爷爷厚实的手捏捏我的脸,宠溺地说:“再吃牙齿都要坏啰!”说罢,还是掏出五元钱递给在一旁逗狗的哥哥,“去,带妹妹买……”爷爷话还没说完,哥哥已带着我,一溜烟跑了。
等我俩气喘吁吁地找到糖葫芦大伯时,他身边己经排起一条长长的“尾巴”。哥哥努力踮起脚,将钱递给大伯,换来了一串美味的糖葫芦。我小心翼翼地咬了一个,含在嘴里。哇,好甜呀!甜得我的心也像吃了蜜一样。
路旁卖布鞋的奶奶绣着鞋,烤鸭店的客人络绎不绝,老爷爷们悠闲地喝着茶,几个姑娘聚在一起唠着闲嗑……北京的天空是那么晴朗,阳光温和,春风拂过每个人的脸庞,轻轻牵起人们的嘴角,每个人都洋溢着幸福感。这种感觉如蜜一样,紧紧地包裹着每个人的心,怎么也化不开。
完了,只剩一个了,怎么办?我和哥哥大眼瞪小眼,石头、剪刀、布!嘿,我赢啦!清脆的笑声、悠扬的叫卖声、嘹亮的曲儿声交织在一起,传遍整个胡同,传进每个人的心里。
路上熟悉的叫卖声拉回了我飘飞的思绪。“小妹,来根糖萌芦吗?”眼前一位阿姨骑着三轮车望着我。“多少钱?”“10元!”捏着口袋里仅剩的5元,我只得尴尬地转了个身。“没事,阿姨送你一串,上学辛苦了吧?”不等我拒绝,一串红艳艳的糖葫芦就塞到了手中,上面还残留着阿姨指间的温度。我恍然大悟:“阿姨,你也是北京人?”我的声音中有些许惊喜,“是啊,我女儿在成都上大学,不放心她,就跟过来了。几年了,觉得成都和北京越来越像了……”
熟悉的乡音,红艳的糖葫芦,酝酿出北京胡同里的高谈阔论;家长里短,描摹出北京胡同里的三轮车。那斑驳的一砖一瓦,融杂在一起,笼在我的心头,模糊了眼眶。朋友,当你在异乡奋力追梦、拼命奔波时,会不会有一刻,特别想家呢?
(指导老师王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