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四川-
A7四川
  • ·中国花游首夺世锦赛集体技术自选金牌 三位川妹子功不可没
  • ·辍学遇见“张妈妈” 她像一束光照亮我的人生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毕业论文6000字致谢刷屏的凉山大学生苏正民:

辍学遇见“张妈妈” 她像一束光照亮我的人生

张俊兰和她帮助的孩子们合影。

  今年6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生、凉山小伙苏正民的毕业论文因6000多字致谢火了。致谢中,他诉说了自己从山里娃成长为一名大学生的“坎坷崎岖”,并点名致谢了65位曾经帮助过他的人。
  苏正民的成长,离不开这65个人的接力相助,而让他第一次感到有光照进人生的,是《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
  25年前,因为参加扶贫采访,35岁的张俊兰走进大凉山,从此与这片土地及这里的孩子结下不解之缘。她多方奔走募集资金,资助大山深处的孩子,托举出一个又一个“苏正民”,被受助孩子亲热地称为“张妈妈”。

苏正民深情回顾:
“张妈妈”每年2000元的资助
让我终于可以重返校园

  在致谢中,苏正民深情回顾了他与“张妈妈”的缘分:
  “我的学习成绩、汉语水平突飞猛进。我原以为,我能够通过努力读书走出大山,但父亲离世的噩耗打碎了这个梦想。多年来,父亲为了我们三个子女的教育日夜操劳,最终积劳成疾,患上了多种疾病。
  父亲的医疗费用也让这个本就风雨飘摇的家庭雪上加霜,欠下无数外债。我和姐姐都选择了辍学。她去了广东,我选择了留在祖祖辈辈们耕耘的那片土地。
  那时的我,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直到一个人像一束光一样照进了我灰暗的人生——《天津日报》的张俊兰记者,正是她用瘦弱的身躯,在二十多年的岁月里帮助了上万名像我一样的凉山贫寒学子重返校园。”
  这束光,不仅仅是每年2000元的定向资助金,还有心灵深处“润物细无声”般的给予、呵护。
  有了这笔资助,苏正民终于可以重返校园。

《天津日报》原记者张俊兰:
看到他形容我是人生的一道光
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千里之外的张俊兰如何知道苏正民的遭遇?这得从25年前的那次扶贫采访说起。
  1997年,《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参加“中国百名记者志愿扶贫团”到凉山州采访。当她深入到大山时,被“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房不蔽风”的贫困场景震撼。回到天津后,张俊兰撰写了“凉山纪行”系列报道,引起强烈反响,数万读者捐款捐物。
  “我办公桌上的电话开始不停地响起,读者来信也纷纷寄往编辑部,在我的办公桌上堆成一座小山。”至今,张俊兰还记得当年的情况,她说,年过七旬的老人来了,拿出节衣缩食省下的养老金;老师们来了,把孩子们自愿捐献的零用钱送给凉山的孩子;蓟县的农民代表来了,送上一个很大的纸包,里面是几角、几元、几十元聚在一起的捐款,分分角角加在一起竟然有5000多元……
  张俊兰不仅把好心人的心意送到了凉山,还为凉山建起了希望小学,开办了孤儿班、女子班等。苏正民就是张俊兰帮助的众多孩子中的一员。
  张俊兰说,苏正民重返校园后学习成绩不断上升。有一次她到凉山时,苏正民带着读书笔记去找她谈心。“我看见他在笔记本上摘抄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言,就觉得他是一个特别善良、知进取、有志向的孩子。”
  苏正民考上大学后,要在北京读一年预科。张俊兰买了吃的去北京看望他,看到他在北方严寒的天气里衣服单薄,张俊兰给他筹到了全套温暖的冬装,还把他接到天津家里玩。
  苏正民在论文中提到了张俊兰,也感谢了她,但并没有告诉她。“是一位朋友看到新闻后,通过微信转发给我的。”张俊兰说,她没想到苏正民会用论文致谢的形式感谢她,“看到他形容我是人生中的一道光时,有种说不出的感动。为了这些孩子们,25年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

爱心在延续
受助学生用行动回报家乡
感恩各方关心与帮助

  据《天津日报》报道,25年间,受社会各界委托,张俊兰在凉山建设了三所希望小学,在七所院校设立奖、助学金,与爱国慈善家共同努力创建了60多个孤儿班、女子班,帮助了数以万计的凉山贫困学生和孤儿。
  张俊兰资助过的孩子一个个长大,有的完成了义务教育,有的考上了中专、大学,有的念完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张俊兰施过的援手、走过的路,正在被受助于她的孩子接续。
  拉克子黑大学毕业后,回到凉山,在《凉山日报》当记者,不仅书写了大量凉山扶贫报道,还曾主动申请前往脱贫攻坚一线,帮助大山里的乡亲们脱贫致富、振兴乡村。
  2017年,凭借努力,苏正民考上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走出了大山。今年,苏正民被学校保送研究生,他决定回到家乡支教一年再继续学业。他在论文致谢的结尾写道:“阿苏唯有继续努力学习,带着知识回到大山,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扎根最基层,永远做这片黄土地上最忠诚的儿子,默默耕耘一生以求回报党和国家、社会好心人士以及你们对我和家人多年来无私的关心与帮助。”今年7月,苏正民将回到凉山支教和继续他发起的慈善项目“凉山阿依助学计划”,去帮助像他当年一样处于困境的“阿依”们用知识改变命运。
  今年5月,张俊兰正式退休了,而她当年播下的爱的种子,正生长成一棵棵可为他人遮风挡雨的树苗。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席秦岭 周翼 图片由张俊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