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要闻-
A3要闻
  • ·巴山渝水奏响奋进曲
  • ·开创多彩贵州的美好未来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开创多彩贵州的美好未来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贵州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深入贵州考察调研,指引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贵州人民昂首阔步新征程,守护绿水青山,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不断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的美好未来。

“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走进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村民王治强的农家乐小院,一眼就能看见门口的笑脸墙,上面贴满村民露出笑脸的照片。
  花茂村过去叫“荒茅田”,是一个贫困村。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贵州调研时,告诉花茂村的乡亲们,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近年来花茂村将生态旅游与农业、文化、商业深度融合,发展100多乡村旅游经营户,2019年底花茂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贵州的脱贫工作及发展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指出“要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紧再抓紧、做实做实再做实,真正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真实惠”。
  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产业、实施兜底保障……近年来,贵州192万群众搬出大山,740余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建成农村“组组通”公路7.87万公里……2020年11月,贵州省宣布,全省贫困县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贵州考察,走进苗寨化屋村,指出“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要求“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走下去”。
  “总书记勉励我们发展好苗绣,坚定了我把苗绣发扬光大的决心。”化屋村村民彭艺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那天考察特色苗绣时的情景仍激动不已。她说,自己注册了苗绣制作公司,吸纳了3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2021年,化屋村明确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目标,引领群众通过资源资金入股形式参与发展产业,实现就地就业。2021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3万元。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贵州近年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贵州12个农业特色产业正在快速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加强与广东的协作,推进粤黔合作共建园区。
  “未来贵州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壮大扶贫产业,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贵州省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说。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青山如黛,江水如碧,乌江流域承载了贵州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沿岸工业企业经营粗放、沿河网箱养殖超载、两岸污水处理滞后等原因,乌江水污染严重,一度成为“污江”。

(下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