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杨金祝)6月15日“全国低碳日”当天,四川航空两个碳中和航班分别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双流国际机场起飞。这是四川省机场集团携手川航打造的全流程碳中和航班。
据了解,此次活动中,四川机场集团、四川航空公司统筹航班运行地面和空中两个阶段,计算出各自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通过购买国家核证的自愿减排量,进行了同等当量的碳抵消,实现了航班“绿色出行全流程碳中和”。
2021年“全国低碳日”,川航首次探索碳中和航班,采用农村户用沼气CCER抵消航班飞行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今年,川航通过与机场合作,围绕值机、托运、安检、飞行、餐饮消费、车辆保障等多个环节,采用林业碳汇抵消碳排放,实现了航班从地面到空中全流程的碳中和。
2018年,川航与四川省机场集团签署《绿色民航节能减排合作框架协议》,此后双方在蓝天保卫战、绿色机场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此次全流程碳中和航班即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四川省机场集团表示,开展此次活动,是在国家深入实施双碳战略背景下,民航企业为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推动节能降碳所做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尝试。后续,四川机场集团还将继续提高能源效率、转换能源结构,并主动参与碳市场交易,加快绿色机场的经济价值转换。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四川机场集团平均单位旅客能耗较基线下降了14.72%,节能减排成效显著。集团下属双流机场积极对标民航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新增车辆电动化比例高达88.27%,飞机APU替代设施使用率接近100%;天府机场全场绿色建筑三星比例超过80%,全场绿地率达42.6%,拥有地下全埋式污水处理厂和莲花湖生态机场公园,成为“国内领先”的绿色标杆机场和“国际一流”的绿色典范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