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要闻-
A7要闻
  • ·新发现背罍铜人像 位于神坛人像层正中
  • ·7号坑“镇坑之宝”龟背形网格器已提取
  • ·前5个月四川外贸进出口增长16.4%
  • ·苍溪县“两单四员四机制”做优化营商环境的护航员
  • ·岳池县:持续推进提能培训擦亮基层纪检监察利剑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8号“祭祀坑”青铜神坛已成功提取

新发现背罍铜人像 位于神坛人像层正中

  三星堆遗址8号“祭祀坑”发掘负责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赵昊(左)与考古工作者任俊锋一起清理铜神坛(6月1日摄)。 新华社发

青铜神坛。戴竺芯摄

新发现的背罍铜人像。央视视频截图

  6月14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仍在持续进行中。三星堆文物“上新”消息一经发布,引发诸多关注,其中8号“祭祀坑”内发现的青铜神坛,因造型独特、工艺复杂吸引了专家、网友的高度关注。目前,该神坛已被运往文物保护中心进一步清理。

新发现背罍铜人像 所背器物或为场景中最重要的

  被发现时,青铜神坛已断裂,因此考古队员分两次进行了提取。首先提取出的顶部小神兽,造型非常奇特,像是多种动物的混合体,躯干类似于马、腿部像大象,长有大尾巴,嘴部十分宽大。
  8号坑发掘现场负责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赵昊说,提取上来后发现,小神兽比其他神兽多了两颗非常长的獠牙,并且獠牙是向上卷起来的,“目前暂时称它为獠牙,因为我们也不能完全确定它是什么。”
  小神兽的脖子被铜绳拴着,铜绳向上延伸,大概有30至40厘米。“但铜绳再往上的部分已断掉,所以我们推断,神坛可能会更高。”赵昊说。
  据了解,这尊神坛高约1米,总共有3层,大致可分为台基、人像、神兽3层。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在人像层中新发现一件“背罍像”,前所未见,十分可爱。
  赵昊介绍,青铜神坛的人像层总共有13尊人像,新发现的背罍青铜人像,就位于平台的正中间。而在此前,仅在该部分发现12尊人像。
  新发现的小铜人呈跪姿,用一条背带将整个罍捆扎在自己的背上。它个头虽小,但做工却丝毫不逊色,非常精细,背带只有2毫米宽,背后仅0.5毫米宽的绳结也清晰可见。据介绍,罍是祭祀场景中最重要的一种礼器,可以理解成酒壶。
  背罍青铜人像为何能居于正中?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雷兴山认为,这个小铜人应当是“人以物贵”。青铜尊、罍都是来自中原的传统礼器,三星堆人对其偏爱有加,或正体现出古蜀人对中原文化的尊崇。
  “背罍的小铜人作为独一形象存在于神坛的最中心位置,那它背的罍或罍中装的器物极有可能是场景中最重要的一件器物。”赵昊说。

发现完整铃铛 或悬于青铜神坛基座内

  由于基座已矿化,变得脆弱,因此在提取前,考古队员对神坛内部进行了清理,以减轻重量。在清理过程中,考古队员又有了新发现:在神坛的基座里发现了一个完整的铃铛。
  “这个铃铛可能是悬挂在神坛基座内的。根据发现的部分中原地区同时期器物,商周时期的人有这个习惯,把铃铛悬挂在基座内部,这样的话,移动器物就会发出清脆的声响。”赵昊说。

将开展实验室考古 解锁青铜神坛更多谜团

  8号坑青铜神坛提取完毕,保存状况整体较好,接下来在实验室,考古队员还将开展哪些研究?又将解答哪些谜团?
  据赵昊介绍,一般情况下,首先进行的是微痕观察,比如用显微镜观察其表面是否有其他附着物。
  “我们在提取神坛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其中一个跪坐人像的手中持握着一个物品,虽然该物品已被烧成碳化状态,但形态完整,下一步我们将进行微痕观察和材质分析,了解这个物品的材质是什么。”赵昊说。
  再下来,研究人员将对神坛的铸造技术进行研究。“神坛可能是整个祭祀坑最精巧的一件器物,其铸造技术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神坛了解古蜀地区的铸造技术,以及与中原地区铸造技术之间的关系,这可能是未来长期要做的一个工作。”赵昊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戴竺芯综合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