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总书记逐字朗诵三苏祠对联
  • ·继续讲好东坡故事 让三苏祠文物“活”起来
  • ·三苏祠为何能走出著名的“父子档”?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给总书记讲解三苏祠的徐丽:

继续讲好东坡故事 让三苏祠文物“活”起来

  6月9日晚上7时,眉山三苏纪念馆多功能厅,大家正在收看《新闻联播》。坐在第一排的讲解员徐丽,更是感到意义非凡。因为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苏祠考察时,她全程给总书记进行了讲解。“我做讲解员40多年了,接待了无数游客,但从没想到有一天能当面给总书记讲解三苏祠,真的感到无比的荣幸。”回想起8日的经历,徐丽仍然有些激动。“在讲解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和文物保护的重视,这让我十分感动。”她说。
  18岁时,徐丽来到三苏祠担任讲解员。之后随着业务能力的提升,她还开始负责文物保护和文物研究工作。但即便如此,她仍坚持讲解工作。
  这40多年,徐丽亲身参与和见证了三苏祠的变迁。“从刚上班到现在,三苏祠变化太大了。”她说,最初,眉山市民对三苏祠的认知就是一个公园,后来随着文物陈列工作的进行,三苏祠博物馆的功能更加全面和凸显,三苏祠在市民们的心中才慢慢转变为真正的文物保护机构。
  不仅如此,数十年间,三苏祠的文物展陈变化也让徐丽记忆深刻。“2006年,三苏祠新开辟了三苏纪念馆,专门陈列展示‘三苏’生平事迹和成就。而古祠堂区的历史本貌再次完整展现了出来。”2013年“4·20”芦山地震后,三苏祠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整个祠堂和纪念馆的展陈再次全面提升。不仅如此,随着式苏轩的建成,文物陈列有了更好的场地和条件,尤其今年举办的《吾家东坡》文物特展,让东坡文化更好地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身为一个文化工作者,我倍感振奋,压力在肩。”徐丽说,要讲好东坡故事,不仅是通过口头讲述,还要与三苏祠的古建筑、文物展陈、多媒体创新等结合起来,更加“润物细无声”地把三苏文化传播出去,浸润给游客。“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立足于本职工作,继续讲好东坡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