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要闻-
A3要闻
  • ·更加坚定信心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 ·听到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 总书记微笑着点了点头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

听到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 总书记微笑着点了点头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高标准水稻试验田里,一块立着的牌子上写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6月8日,52岁的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为总书记介绍了永丰村的情况。李雪平说,总书记十分关心村民们种粮增收的情况,当得知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排名全省第四时,总书记微笑着点了点头。
  芒种时节,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一畦畦稻田翻滚着绿浪,一只只白鹭翩跹于田野。
  6月9日刚吃过晚饭,永丰村12组村民帅银亚就早早来到村委会前的广场上,等着收看央视《新闻联播》。
  一天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永丰村考察调研。总书记站在广场上讲话时,帅银亚就站在第一排。“总书记很亲切、很和蔼。”帅银亚说,“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很激动,真是觉得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今天我在《新闻联播》里看到自己了。”帅银亚笑着说,作为永丰村的村民,一直感觉生活很幸福。“家里的地包给了大户,每年有好几千元收入。我和老公做餐饮,一年收入还可以。娃娃也争气,刚刚去读大学了。”帅银亚说,“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生病了可以去卫生站,晚饭后可以到广场打篮球、跳坝坝舞。大家都觉得生活很安逸。”
  位于成绵乐城际铁路与成乐高速之间的永丰村,距离眉山市主城区10公里,面积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20亩,现有12个村民小组、2133户5176人,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高标准水稻试验田里,立着的一块牌子上写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6月8日,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为总书记介绍了永丰村的情况。李雪平说,总书记十分关心村民们种粮增收的情况,当得知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排名全省第四时,总书记微笑着点了点头。
  永丰村依托水稻产业优势和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技术优势,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截至目前,该村建成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3100亩,其中集中连片区1500亩。同时,在全省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
  2017年,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马均教授在种粮大户马克勤种植的试验田测产969公斤,该品种为C两优0861,创造了2017年至今成都平原地区水稻超高产纪录。2018年,以永丰村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首批认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不只是粮食安全,总书记还十分关心推进乡村振兴情况。
  6月8日上午,在永丰村村道口,刘超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十分亲切,他问了我许多工作情况。”刘超说。
  作为“眉山媳妇”,刘超自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便来到眉山工作,2021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她毛遂自荐,成为永丰村的第一书记。“之前大部分时间是在机关工作,还是想到基层,到一线锻炼自己,为乡村振兴出力。”刘超说。
  9日晚,刘超组织村民收看了《新闻联播》。回想起总书记来村子考察的画面,她十分感慨:“总书记一直心系咱们老百姓,对民生、对乡村振兴事业非常关心,作为第一书记,我感觉肩上责任重大,同时信心满满。我们会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让产业更加兴旺发达,把乡村建设得越来越美!”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王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