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6 人文地理-
A16 人文地理 下载PDF 上一版 |
A16人文地理
  • ·范成大:梦中重到锦官城(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范成大:梦中重到锦官城(上)

《雪晴帖》宋 范成大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末日本石印本《吴船录》《入蜀记》。

范成大像

  

□许永强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十月,48岁的范成大被任命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次年正月下旬,他开始由广西桂林入川之行,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七日抵达成都。淳熙四年(1177年)五月二十九日因病乞书东归离成都。
  前后约两年时间,范成大在举荐巴蜀人才、减轻蜀地人民负担、进行军队军事建设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得到了巴蜀人民的信赖与尊敬。宋孝宗对范成大说:“蜀民思卿如慈亲。”
  作为南宋四大家之一,范成大的足迹遍及巴蜀大地。他入蜀、寓蜀和出蜀的历程,一路艰险,一路诗情画意,创作了大量的蜀中诗歌,这些诗歌以无事无物不可入诗的纪实特性,描写了美丽的巴山蜀水、地方物产,再加上《吴船录》的叙录,共同向我们展示了12世纪巴蜀地区大量独具特色的风物。


少城风物似扬州

  范成大到成都不久,便忙碌起公务,阅兵筹边、理财恤民、巡视郊野劝农、荐举名士作官,成了他的日常政务。但他毕竟是个诗人,也抽暇与僚属公余游览:海云塔下赏山茶,锦亭燃烛观海棠,成了锦城历史上的佳话。
  范成大对成都很有感情,充满赞誉之辞,他认为成都的繁华与扬州很相似:“新街如拭过鸣驺,芍药酴醾竞满头。十里珠帘都卷上,少城风物似扬州。”又将成都万岁池的美与临安的西湖相提并论:“绿岸翻鸥如北渚,红尘跃马似西池。”他歌咏锦江之滨的夜市盛况:“东郭风喧三鼓市,西城石汹二江涛。”又抒发人们丰收后的喜悦之情:“丰年四海皆温饱,愿把欢心寿玉巵。”在这些诗作中,尤以歌咏成都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的诗歌最有特色,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南宋时期成都的城市风貌。
  蜀人爱游赏,最盛莫过于海棠开放时节。陆游曾有诗“成都二月海棠开,锦绣裹成迷巷陌”,可见西蜀海棠盛开时迷人的景象。范成大有不少描写观赏海棠的诗歌,如《垂丝海棠》:“春工叶叶与丝丝,怕日嫌风不自持。晓镜为谁妆未办,沁痕犹有泪胭脂。”诗歌采用拟人的方式,把娇媚的垂丝海棠比作对镜梳妆的美丽女子,海棠花的浅红斑点在诗人笔下也变成了带泪的胭脂。以刚睡醒的女子比海棠,写尽垂丝海棠娇媚之态。
  范成大素爱梅,他在故乡石湖就专门辟地种梅。对成都赏梅之风,他自然十分赞赏,并且乐于同游同赏。当时在成都,最好的赏梅之地,是合江亭上的芳华楼。他有《雨后东郭排岸司申梅开方及三分,戏书小绝,令一面开燕》诗:“雨入南枝玉蕊皴,合江云冷冻芳尘。司花好事相邀勒,不著竹歌不肯春。”写合江亭上梅花将开之时,范成大与帅府其他人员相邀赏梅之事。“玉蕊皴”是梅花将开未开、含苞待放之时。诗歌后两句写众人相邀去赏梅花,好像如果没有赏梅人的到来和宴饮丝竹,梅花还不愿意开放似的。从诗题看有专人负责看守并及时报告梅花开放的情况,以方便安排宴饮游赏。另外,他还写了《绿萼梅》《合江亭隔江望瑶林庄梅盛开,过江游之,马上哦此》《新作官梅庄,移植大梅数十本绕之》等诗。
  成都人还有赏山茶、赏牡丹、浣花日等游赏之风。范成大于诗中均有反映和记载,有《十一月十日海云赏山茶》《十二月十八日海云赏山茶》《清明日试新火作牡丹会》等诗。牡丹、山茶之游赏或于别处亦可见,浣花日则是成都所特有。它是为了纪念唐代西川节度使崔宁夫人任氏所设。蜀人于四月十九日浣花夫人生日之日集会宴饮,举行各种活动。范成大作为巴蜀的最高长官,也参加了这一活动。他主要是观赏浣花溪竞舟,并且在诗歌中以自己的角度记载了这一盛况。诗歌《浣花戏题争标者》云:“凌波一剧便捐生,得失何曾较重轻。蜗角虚名人尚爱,锦标安得笑渠争!”众人为了争标不顾生死,在汹涌的波涛中勇敢拼搏。他们更看重的是勇敢的精神,何曾计较争夺之物是重还是轻。这首描写争标的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浣花日蜀人竞舟的场面。
  


岭梅蜀柳笑人忙

  在范成大的诗歌中,可以看见不少记载成都节日民俗的诗。《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岭梅蜀柳笑人忙,岁岁椒盘各异方。耳畔逢人无鲁语,鬓边随我是吴霜。新年后饮屠苏酒,故事先然窣堵香。石笋新街好行乐,与民同处且逢场。”元日这天饮屠苏酒,到新修好的街道上游玩。《丁酉正月二日东郊故事》“椒盘宿酒未全醒”,可知正月初二酒未醒,则饮椒盘酒应该是在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这一天。这显示了成都人有春节饮椒盘酒、屠苏酒的习俗。《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诗还记载了成都人元日的特别习俗,那就是春节这一天相邀集于寺院礼塔,求神拜佛,乞求新年吉祥如意,无兵火之灾,是为禳兵灾。可见,礼塔是蜀人元日的一个特别习俗。而到安福寺礼塔是成都市民新一年万事的开始,占有重要地位。《清明日试新火作牡丹会》诗云:“再钻巴火尚浮家,去国年多客路赊。那得青烟穿御柳,且将银烛照京花。香鬟半醉斜枝重,病眼全昏瘴雾遮。锦地绣天春不散,任教檐雨卷泥沙。”反映出清明寒食的习俗。《丁酉重九药市呈坐客》:“莫向登临怨落晖,自缘羁宦阻归期。年来厌把三边酒,此去休哦万里诗。乌帽不辞欹短发,黄花终是欠东篱。若无合坐挥毫健,谁解西风楚客悲?”传递的是蜀地重阳登高的习俗。
  范成大笔下记载了许多成都的名胜古迹。他在休憩之地西楼写了《西楼独上》《西楼夜坐》《西楼秋晚》《春晚初出西楼》等。其中《十二月二十四日西楼观雪》:“一夜珠帘不下钩,彻明随雪上西楼。瑶池万顷昆仑近,玉垒千峰滴博收。已报春回南亩润,从教寒勒北枝愁。四筵都为丰收醉,录事何须校酒筹。”写月下西楼赏雪的景致。西园中的锦亭,景色宜人,环境优雅,是读书休闲的好去处。范成大的《题锦亭》诗云:“手开花径锦成窠,浩荡春风载酒过。来岁游人应解笑,甘棠终少海棠多。”位于成都西门的铜壶阁,又称郡楼,在宋代是成都的标志性建筑。范成大有《冬至日铜壶阁落成》云:“走偏人间行路难,异乡风物杂悲欢。三年北户梅边暖,万里西楼雪外寒。已办鬓霜供岁龠,仍拚髀肉了征鞍。故园云物知何似?试上东楼直北看。”诗人感叹行路之难,难就难在身在异乡,容颜老去,但故园的景物却只能登高远望。诗中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情结。


蜀江流水贯吴城

  范成大是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虽然他在巴蜀地区任职的时间不长,但是在四川境内留下了69首诗歌和大量的文章,描写了蜀地的壮丽河山,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山水图画。他出蜀写的《吴船录》也是为人称道的南宋著名日记体游记。
  淳熙四年(1177年)五月二十九日,范成大在合江亭登舟离开成都。他并没有走入蜀原路,而是绕道远行,先至都江堰、青城山,然后回到成都附近,再出发至乐山,进而游览峨眉山,最后至泸州合江,由此入重庆。一路上,诗人以其对新鲜事物的关注心态记写旅途的见闻。如进青城山,就着重写了山道的清幽“道左右多幽居,流水淙琤,修竹弥望。”在丈人峰写“五峰峻峙如屏”的壮丽以及圣灯的奇观,并交代了圣灯形成的几种说法:“夜,有灯出。四山以千百数,谓之圣灯。圣灯所至多有,说者不能坚决。或云古人所藏丹药之光,或谓草木之灵者有光,或又以谓龙神山鬼所作,其深信者以为仙圣之所设化也。”在郫县(今成都郫都区),考察了郫县特有的郫筒及郫筒酒,以为郫筒酒的酿法今已不传。
  在蜀地,范成大与郡守吴广仲相会晤,并游览了吴广仲刚翻新的四相堂,以为“不若仍其旧”。让诗人兴奋不已的是圃内的西湖极广袤:“荷花正盛,呼湖船泛之。系缆古木修竹间,景物甚野,为西州胜处。”“湖阴亭外别有白莲,尤奇”“湖中多小菱……蜀无菱,至此始见之。”诗人还饶有兴致地采菱:“采菱不盈掬,兴与蓴鲈会”。在江源县(今成都崇州市),受张縯邀请到善颂堂做客,观赏了张縯族祖所藏的宋仁宗的御飞白书,并且以之考证黄庭坚集。在新津,诗人看到了雨后郊原的清净和青翠:“雨后郊原净,村村各好音。”“曲沼擎青盖,新畦艺绿针。”而眉州(今眉山)城“遍城悉是石街,最为雅洁”,而且处处有池塘,一派“绿荷红芰香四合”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