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特别报道-
A5特别报道
  • ·是蝶变的老旧小区,更是市民愈加安逸的生活
  • ·招标公告
  • ·招标公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省住建厅厅长何树平畅谈城市更新:

是蝶变的老旧小区,更是市民愈加安逸的生活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简介
  何树平,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5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而在四川的城市发展史上,却足以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5年间,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心中的鸿鹄之志、宏伟蓝图,正悄然变成现实。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建设现代化城市。
  什么才能代表更新后的城市?不同的人也许有不同答案——或许是成都二环高架桥上爬满的藤蔓,或许是自家附近下楼就能到达的环湖公园,或许是常听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诉说着对这座城市的向往……
  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树平的心里,也有着自己的答案:是城市更新中从“忧居”向“优居”蝶变的老旧小区,还有焕发活力的老旧街区、老旧厂区……

近年来
全省改造各类棚户区85.36万套

  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5年来,全省住建系统是如何用心用情推进的?通过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坚持“三问于民”的工作方法,目前四川累计开工改造1.6万个老旧小区、惠及177万户居民,大量环境脏乱、设施陈旧、配套不足的老旧小区焕发新生,市民们得到了真正实惠。
  何树平说:“成都市青羊区浣花小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座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安置小区,改造前存在配套功能不足、公共环境无序、自治管理薄弱等问题。经过数月设计、改造,今年年初完成改造的浣花小区实现了大变样。“新小区”新增了消防、停车、照明、文化等设施,改造了水电气等设备和雨污分流管网,小区院内公共空间与院外寻香道、浣花溪公园等开敞空间融为一体。
  面对崭新的居住环境,居民们主动向社区工作人员说起自己的感受:“现在在院子里散步就像在公园一样,巴适得很!”
  在成都,有天府艺术公园、猛追湾、望平坊、玉林东路;在自贡,有釜溪河;在南充,有三公街;在乐山,有顺城街;在遂宁,有镇江寺片区……一批批项目的建成,无一不起到了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复兴城市活力的作用。它们都可以成为市民心中城市更新的“符号”,也是四川进行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首次写入我国五年规划。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国家战略的迅速响应,四川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何树平说,近年来,全省改造各类棚户区85.36万套,220万城镇居民实现“出棚入楼”,基本完成集中连片改造;持续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开展两批次省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全省公园绿地面积达5.9万公顷、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44平方米、绿道超过8000公里、建成地下综合管廊1100余公里。

城市要更有温度 社区要更有活力
建设城市的步伐从未停下

  城市更新作为近年来的高频词汇,该如何理解?
  何树平进行了详细解释,首先是解决安全问题,特别是市政管网设施老旧引发的问题,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排查整治燃气安全隐患,不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其次是提高城市宜居性,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延续城市文脉。第三是提升城市发展活力,充分利用存量城市资源与空间资产,发展新业态、新场景、新功能,不断塑造城市活力。最后是促投资稳增长,有效推动城市建设领域一批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落地,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要通过城市更新,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的公共服务、居住品质、生态环境、文化特色、安全保障等高品质的生活追求。”何树平说。
  市民们愈加安逸的生活背后,是一群人的默默付出。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更新工作,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措施,大力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着力发挥惠民生、稳投资、促消费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何树平说。
  作为住建人,何树平对城市的变化再清楚不过了。
  5年时间,四川“住有所居”不断深化,坚持“房住不炒”不动摇,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运行,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住房困难群众和新市民、青年人居住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城市生态宜居纵深推进,全省国家园林城市(县城)达到28个、省级园林城市(县城)达到41个;统筹城市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全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达到8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达到27座,划定103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数量居全国第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居全国第四、西部第一。
  对建筑者们而言,过去的成绩、城市的新貌、人们的夸赞,都是他们的“功勋章”。凡属过往皆为序章,而未来,则是所有人可为之畅想的画卷。
  “我们建设城市的步伐从未停下。”何树平说,今后五年,是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四川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将紧扣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党代会报告提出的“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充分发挥住房和城乡建设在扩内需转方式调结构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设立城市更新基金,对接银行等机构给予城市更新项目金融支持,畅通城市更新多方位融资渠道,大力开展城市更新行动,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逸贡献住建力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