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要闻-
A3要闻
  • ·“身临其境”体验“灾难现场”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 ·家“安”万事兴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探访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

“身临其境”体验“灾难现场”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受访者供图

团队在馆内参观。

模拟的震后实景街。

  5月12日上午,封面新闻将在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进行现场直播,带广大用户“云探馆”,看地震波测试、体验8级地震震感,学习有用的防灾减灾知识。

封面新闻现场直播带你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5月12日是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5月11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武阳大道二段260号的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看到,随着防灾减灾日的临近,不断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的参观团队前来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与此同时,防灾减灾教育馆推出了救灾物资展、《古诗词中自然灾害》展、减灾公益大讲堂等诸多活动,还上线了“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防灾减灾有奖竞答H5,线下线上开展科普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现场模拟场景中体验“灾难” 让参观者印象更深刻

  进入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一面以“5·12”汶川特大地震场景创作的红砂岩浮雕首先映入眼帘。
  “整个教育馆以‘5·12’汶川特大地震作为切入点,共设置感受灾害区、认识灾害区、森林防灭火科普教育站、四川省消防科普体验馆、防救灾害区等专题展区。”场馆科普辅导员文德佳向记者介绍,场馆在建筑设计中运用斜拉、错位、横移等富有张力的建筑语言,展现地震发生时山崩地裂、洪水四溢,巨石与流水相互交错的景象,营造灾害来临时的危机感。
  跟随文德佳的脚步,记者进入认识灾害区,这里展示了地震、地质、气象、洪水等七大类自然灾害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参观者可以通过立体的空间格局、真实的情景模拟,以最直观最震撼的影像、触摸、互动等方式,了解地球各种不为人知的运动、各类自然灾害知识及灾害事件发生的成因。
  防救灾害区里的地震逃生体验,是教育馆最具特色的项目之一。这是一个高度还原的地震场景:小屋是一个酒吧,窗外的场景通过投影方式呈现,可以体验到3-8级不同震感的地震。当震级越大,地面的抖动就会越厉害,窗外模拟的建筑物也会跟着倒塌,地震等级调至8级时,在小屋内想要正常站立变得十分困难。
  教育馆二楼的地震灾害展区,有一个地震波模拟平台,1米多宽的仪器上摆放着一堆积木。“地震发生时,常常是横纵波交替,纵波速度更快,它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到达地面时人会感觉水平晃动,物体也会来回摆动。”文德佳介绍,地震发生时,横波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
  教育馆里除了地震逃生体验区域,还有模拟在KTV、地铁等场所上发生火灾时的逃生体验场景,通过深刻体验灾害,让参观者学习逃生知识。

故事地震亲历者成科普辅导员 觉得“工作十分有意义”

  “伏地、遮挡、手抓牢’,这是刚学到的避震七字口诀。”赵女士是第一次来馆里参观,体验完地震逃生后颇有感触,“很震撼,能真切感受强震带来的破坏力,让我对地震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向游客介绍七字口诀的科普辅导员文德佳来自四川茂县,是“5·12”地震的亲历者,去年8月到馆工作。“我当时上小学六年级,地震发生时我们正在室外上课,地面剧烈晃动,大家都很惊慌,眼睁睁看着教学楼倒塌了。”文德佳觉得,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十分有意义,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自然灾害,学习逃生技能。
  在工作中,文德佳总会被人问起当年地震时的场景,对于她来说,“就像翻了无数次的老照片”。当年的场景不堪回首,但有时也会收获温暖——去年9月,文德佳接待了一个小学生团队,孩子们对场馆内的一切感到新鲜、好奇,当听她讲完当年亲历地震的场景后,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姑娘,用双手握住了她的手腕。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文德佳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继续把防灾减灾的知识讲述给每一位来访者。

变化线上线下联动应对疫情 向更多群体科普知识

  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项目,也是四川省内乃至全国首个运用现代高科技展示手段,多角度、多方位宣传和普及自然灾害知识,体验、实践防灾减灾技能的省级综合性科普教育场馆。自2016年10月13日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参观者38万人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馆里的科普宣传从线下向线上拓展,尝试利用场馆的两微一网及抖音平台进行线上科普,采用录播和直播两种方式进行宣传,在线观看人数达30余万人次。同时,场馆通过“四川同屏”将科普小视频向全省21个市州大屏幕传播,覆盖人数达到了3384.94万人次。
  而在今年的全国防灾减灾日,馆里将结合信息化时代特性,开展线下线上联动,通过活动直播等方式,升级打造3+N减灾品牌,向全社会送上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系列活动。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记者邹阿江柴枫桔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