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市委书记8个月7次蹲点调研
海龙村新貌。
4月19日早上6点,遂宁市安居区海龙村,村党支部书记熊建早早起床,张罗着村里百人工匠队的村民和施工人员,加紧建设中国沼气博览园项目。
村民们已经习惯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自从村上大力发展乡村振兴项目以来,当地规模化种上了大豆、桃子,中国沼气博览园、农村能源历史博物馆等也即将建成开门迎客。
值得一提的是,遂宁市委书记在8个月内,7次到海龙村蹲点调研。
海龙村人一直有着“敢为人先”的决心和毅力,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曾大力发展沼气池。如今,海龙村正在建设“低碳社区”,打造“中国沼气博览园”,建设沼气陈列馆等,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农旅产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海龙村位于安居区常理镇,4月19日,沿着两旁种满绿植的观光道路,记者来到了这个久负盛名的村子。
海龙村被外界熟知,源于两个字——“沼气”。
在熊建的记忆中,当地有一首儿歌:“植树不见树,造林不见林,大树剔成光杆杆,小树基本都砍完。”说的,就是村里曾经缺柴烧的状况。
正因如此,海龙村修建了全区第一口沼气池。据《遂宁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志》记载,1970年8月,遂宁横山区(现属安居区)派一批干部到中江县参观学习沼气建池技术。回到遂宁后,在全区抽选18名石工,在海龙村三大队试建成功了一口容积为4立方米的长方形条石结构沼气池。第一口沼气池建成后,附近社员先后建池22口,并在此基础上,改良研发了圆形沼气池。
当时,遂宁横山区成为沼气发展的先进典型,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考察团络绎不绝。
后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加,海龙村的劳动力流失严重。熊建也曾外出务工,和他一起出远门的乡邻就有20多人。
2018年,熊建回到家乡,被选举为海龙村党支部书记。
“刚回来的时候,全村户籍人口1500多人,可实际上留在村里的不到100人,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1500多亩耕地,好多都荒废了。”谈起几年前,熊建印象深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全村只有一条水泥路,两旁长满杂草。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村子再次富起来。
要带领大家致富,从熟悉的沼气入手,是熊建和村两委得出的共同结论。在市、区两级支持下,他们把发展沼气列入乡村振兴的一揽子计划,利用生猪养殖场建设规模化的沼气使用基地,还原老旧沼气池面貌,打造“中国沼气博览园”,建设沼气陈列馆、农村能源历史博物馆等特色馆区,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农文旅产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有力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4月16日,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与安居区签约,将在海龙村共建“低碳社区”,深度挖掘海龙村历史文化资源,在农村能源开发利用、人居环境整治、生物天然气开发等方面指导辅导、引路引荐、主导主推,集聚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将海龙村打造成为四川首个“低碳社区”,全国第一个沼气学院、沼气技术人才国际培训基地。
产业项目是乡村振兴的“硬支撑”,唯有“产业兴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8年海龙村成立了合作社,开垦了一千多亩荒地,我们种上了桃子、红薯、大豆等作物。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到52万元,村民平均收入也从原来的几千元,提高到了现在的2万多元。”熊建介绍说,复合种植技术在海龙村被广泛应用,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幼龄果树和大豆复合种植……这样的种植基地随处可见,就连刚开始挂果的桃树林下,也正在开展红薯育种工作。
熊建回村以后,召集外出务工的村民组建了百人工匠队,还鼓励村民就近务工,负责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今通到家家户户大门口的平整水泥路,就是村里的工匠队修建的。
“几年过去,现在村里有400人,回村的劳动力主要围绕村产业务工,自己人组建的队伍,不仅成本可控,质量有保障,还可以为村民增加收入。”熊建介绍,目前正改造低效林,选择适合本地的黄桃和彩林,发展成片成带成规模的经济林,并锚定“大地景观化”目标,全力推进土地调型、航空蔬菜基地打造,同时积极招引涉及黄菜油、生猪、高粱等产业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下一步,海龙村还将深挖“吃住行游购娱学”需求,深化研学游和休闲游路线,有机串联稻田学校等20个打卡游学点,优化提升党建培训、农事体验、亲水游乐等旅游研学业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实习生 杜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