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6 宽窄巷-
A16 宽窄巷 下载PDF 上一版 |
A16宽窄巷
  • ·《全蜀艺文志》点校版再版
  • ·寻找并还原城市影像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寻找并还原城市影像

——读《古书中的成都》

《古书中的成都》

  

□张家鸿

  “很久很久以前”是我们无法到达的过去,幸亏有古人留下的文字可以提供若隐若现、似有若无的线索,让我们在其中寻找到蛛丝马迹,并以此为依托驰骋想象力,还原历史上的诸多情境与画面,林赶秋的《古书中的成都》便是这样的一部著作。他以时间为线索,从先秦到汉晋到唐宋再到明清,追踪勾勒出成都的前世今生。
  《山海经》《老子》、扬雄的《蜀王本纪》《益州记》、扬雄与左思各自写成的《蜀都赋》、晋人常璩的《华阳国志》、唐人卢求的《成都记》、宋人赵抃的《成都古今集记》等,还有杜甫、陆游、范成大等文人留下的诗词歌赋,都是林赶秋追记成都历史的凭借。“研究地方文化,赏读文学作品,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相辅相成,甚至可以说是不可分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林赶秋本书写作的出发点。“史书,文学,文物,互相证明,互相补充,便建构起了一个地方的文化框架。”这是作者自认写作本书的意义。
  据《山海经·海内经》描述,作者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成都平原如人间天堂般的画面:“辽阔的平原之上,鸟兽成群结队,和睦相处。鸾鸟自由自在地歌唱,凤鸟自由自在地舞蹈,长得像竹子的灵寿树按时开花,其他草木也都葱茏茂盛,常绿常青。”依《山海经》《华阳国志》以及《蜀都赋》所写,犀、象、翰等动物也在这块土地上自由自在地生长。十色花笺的繁丽、每月固定集市的热闹、郫筒酒的香闻百步、严君平司马相如扬雄等先贤的宅子,皆可在《成都古今集成记》中读到。
  在史书与文学作品中追寻是本书之主线,并有地下出土文物作为必要补充。正是在史书、文学作品、文物三者的基础上,林赶秋尽量还原出古成都的模样。从浩荡的历史之河中延续至今的成都,遗留给今人的是一个精彩纷呈的长廊,杜甫寓居成都便是其中的一个点。他如何建草堂的呢?——王十五给予赀费,韦续给予绵竹,何邕赠予桤木,凭着这些帮助,杜甫终于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
  写一个城市必然紧扣生于斯、长于斯、活于斯的成都人,必然紧扣着跟它缘深缘浅的许多人。在林赶秋看来,李冰是“一个尊重当地习俗、善于汲取当地传统文化、因地而制宜、因水以为师的明哲君子”。据《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蜀志》等古书记载,李冰在蜀地不但能顺其江山之自然以“作堋”,还借鉴蜀人“竹笼络石”的古法而“壅江”,此外还“外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自然是不能忽略的重要人物,他笔下关于成都历史、地理、人物的记录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凡对成都历史稍有兴趣的人,都必须正视其价值。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成都的变迁与发展背后必然有一些举足轻重的人物。支撑着这座城市前行的他们,或披荆斩棘,或筚路蓝缕,或开启民智,或解除民瘼,或是时代先锋,或为中流砥柱。对包括林赶秋在内的后人来讲,牵挂一段历史,常常是牵挂那段历史中的一个人或几个人,这些人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事迹是今人应该铭记的。我想,这也是林赶秋在众多古籍里孜孜不倦地爬梳、寻找、勾勒的情感初衷之一。与这种情感相伴相随的还有作者对成都的热爱。
  《古书中的成都》是林赶秋“专于发现古籍经典中的成都历史面貌和文化发展历程,形成了具有独立旨趣的在地性写作”的最新成果。我以为,这是作者在为成都作传,也是为这座城市中的某些人作传。作传就是一次成系统的梳理,成都这个城市到底有着怎样的文化底蕴,有着怎样的精神特质,有着怎样的历史积淀。关于这些,读者不难从阅读中得到一些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