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宽窄巷-
A13宽窄巷
  • ·来读绘本吧,获取治愈的力量
  • ·再现李桂林及妻子扎根彝寨教书育人历程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报告文学《在那高山顶上》

再现李桂林及妻子扎根彝寨教书育人历程

李桂林及妻子扎根育人的二坪村小。

《在那高山顶上》

  “1985年,李桂林从四川省汉源县马托乡初级中学毕业,回万里村小当了代课民办教师。连续五年,他的学生成绩在全学区数一数二。因为名声在外,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乌史大桥乡党委书记阿木铁哈派人来请李桂林到二坪村教书。”这是作家陈果的报告文学作品《在那高山顶上》中节选的一段话。
  《在那高山顶上》是陈果继《古路之路》之后,最新创作的一部展示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及二坪村民在高山上奋斗故事的报告文学。2022年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李桂林及妻子用知识改写山村贫困

  过去,鸟道塞绝的凉山州甘洛县二坪村靠直上直下的五部天梯遥望外部世界。开办仅三年的村小,曾停办达十年之久。来到二坪的李桂林留了下来,并把妻子陆建芬也动员上山,将一家人的未来与悬崖上的村庄嫁接在了一起。三十年过去了,知识的力量改写了贫困的基因,文明的火光照亮了无边的寂寞,夫妇二人依然坚守在高山顶上,坚守着不变的梦想与初心。
  从2009年起,四川作家陈果不顾山高路险,七度爬上二坪,以非虚构手法,回放“双百人物”“最美奋斗者”“感动中国人物”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扎根深山彝寨、播撒知识星火的历程,逼真、立体、透彻且富有深意地呈现了乡村生活、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光亮,据此写出长篇报告文学《在那高山顶上》。

耗时最长、用心最多的一本书

  成书之前,《在那高山顶上》已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庆祝建党百年、纪录全面小康”主题专项、2021年四川省主题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年度项目、四川省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四川省作协“万千百十”工程扶持作品。由于语言细腻优美,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立体,叙事风格独特,该书部分章节已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作家》《四川文学》《中国校园文学》《青年作家》选载。在最新公布的四川省2021年度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名单中,《在那高山顶上》也位列其中。
  “这是我所写过的书中,耗时最长,用心最多的一本。”谈起《在那高山顶上》,陈果说,人这一生,黄金岁月也就三四十年。李桂林陆建芬几十年如一日在异乡的土地上教书育人、安贫乐道,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对夫妇,做了一辈子好事。他们有机会离开,但是他们没有。他们把帮助别人圆梦作为梦想,他们如鸿鹄振翅,托举的是山里孩子的未来。所以,他全力以赴写下这本书,立此存照:芸芸众生中,有这样两个人。
  陈果认为,有机会遇见李桂林陆建芬,遇见一个具有标本价值和典型意义的脱贫现场,是作为一个写作者的幸运。同样幸运的是他和图书编辑团队的遇见。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先生全程介入,全力支持,让这本书的采访和写作,从一开始就有坚强后盾。责编蔡林君也为这部本耗费不少心血,“很多时候,晚上十一二点了,还在和我就一个细节、一个语句展开讨论。”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图片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提供